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
B.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
C.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
现有一长度为1 000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 000 bp,用KpnⅠ单独酶切得到4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
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成功表达的过程中与“基因”的生理活动无关的酶是
A.RNA聚合酶 | B.DNA聚合酶 | C.DNA连接酶 | D.逆转录酶 |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中,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 |
B.所有的质粒都可以作为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
C.质粒是一种独立于细菌染色体外的链状DNA分子 |
D.作为运载体的质粒DNA分子上应有对重组DNA分子进行鉴定和选择的标记基因 |
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酶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
C.质粒都可作为运载体 |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
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 )
A.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 B.不加区分,全盘接受 |
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 | D.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 |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它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仅是DNA连接酶 |
C.用叶肉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培育出的植株不能表现出抗枯萎性状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以便构建表达载体。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该质粒分子由四种碱基组成 |
B.构建该表达载体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耐高温DNA聚合酶 |
C.本实验应采用GeneⅡ作为载体的标记基因 |
D.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
基因工程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
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
C.能进入宿主细胞中并控制其新陈代谢过程 |
D.在限制酶切点外必须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 |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使用 |
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
C.目的基因必须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才能复制 |
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
下图为人的抑癌基因P53的部分区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这种变异被称为基因突变 |
B.正常人的该区域可被限制酶E切割成3种片段 |
C.杂合子该区域可被限制酶E切割成4种片段 |
D.拼接被限制酶E切割的片段需用DNA聚合酶 |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
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
下列关于限制性内切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限制性内切酶主要是从微生物细胞中分离提纯的 |
B.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 |
C.限制性内切酶不能将目的基因连接到不同的运载体上 |
D.限制性内切酶既可切割链状DNA也可切割环状D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