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
C.将离体的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
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 )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 |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
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室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
B.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能提供无机盐 |
D.无机氮源不可能提供能量 |
大肠杆菌PUC19质粒如下图所示。LacZ基因是PUC19质粒上重要的标记基因,其表达产物能水解X-gal,进而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用EcoRI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不含LacZ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并进行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
B.培养基中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 |
C.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 |
D.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蓝色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
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
B.接种纯种细菌 |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
C.有无鞭毛 |
D.培养基的不同 |
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人无菌空气制作果酒 |
B.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稀释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个菌落 |
C.将切下的胡萝卜外植体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获得愈伤组织 |
D.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
平板划线操作时划出了五个区域,适宜培养后,观察结果是( )
A.从第一区域到第五区域菌落数逐渐增加 |
B.从第一区域到第五区域菌落数逐渐减少 |
C.五个区域内的菌落数差不多 |
D.中间区域较多,两端区域较少 |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
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
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
下列关于《生物实践技术》中有关实验操作或说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果胶酶处理苹果泥时,为了提高出汁率,可采取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措施 |
B.实验室制作葡萄酒时,葡萄浆不装满发酵瓶,留有1/3 空间,密闭发酵时要适时排气 |
C.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 |
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应给予适当光照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光合作用 |
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培养基属通用培养基,可以鉴别出大肠杆菌 |
B.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青霉素的基因 |
C.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 |
D.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组 |
2组 |
3组 |
4组 |
土壤处理 |
灭菌 |
不灭菌 |
灭菌 |
不灭菌 |
|
湿润 |
湿润 |
较干燥 |
较干燥 |
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果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粉状硫 10g |
K2HPO4 4g |
FeS04 0.5g |
蔗糖 10g |
(NH4)2SO 0.4g |
H20 100ml |
MgS04 9.25g |
CaCl2 0.5g |
I |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Ⅲ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