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
C.适当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 |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装片→转动细准焦螺旋 |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
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 )
A.变大、变少、变暗 |
B.变大、变多、变亮 |
C.变小、变多、变暗 |
D.变小、变多、变亮 |
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材料 |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动物材料 |
下表中关于生物实验试剂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试剂 |
用途 |
加入试剂后是否加热 |
颜色反应 |
A |
双缩脲试剂 |
检测蛋白质和多肽 |
不需 |
紫色 |
B |
斐林试剂 |
还原性糖 |
需 |
砖红色 |
C |
碘液 |
淀粉 |
不需 |
蓝色 |
D |
苏丹Ⅲ染液 |
检测脂肪 |
需加热 |
橘黄色 |
脂肪鉴定实验中,切片做好后应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
A.切片—染色—洗浮色—观察 |
B.染色—洗浮色—制片—观察 |
C.切片—观察—染色—洗浮色 |
D.染色—制片—洗浮色—观察 |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 |
B.高倍镜观察的实际视野变大了,所以放大了倍数 |
C.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
D.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
将发芽的小麦种子制成匀浆,然后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A.还原糖 | B.脂肪 | C.淀粉 | D.蛋白质 |
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低倍镜—高倍镜后,视野变小,视野变暗,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 |
B.原来物体放大倍数为100倍,视野中有64个细胞,现在改为400倍,视野中有16个细胞 |
C.想要观察视野左上方的物体,应把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
D.使视野变亮的方法是缩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 |
下列是关于基础实验过程的部分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组别 |
实验名称 |
材料 |
实验试剂 |
实验结果 |
A |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 |
洋葱 |
卡诺氏液 |
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
B |
观察DNA和RNA的分布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
健那绿 |
蓝绿色 |
C |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
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
橙色—灰绿色 |
D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洋葱 |
盐酸和酒精 |
解离 |
下面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①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A.①③②④ | B.②③④⑥ | C.⑥③②④ | D.⑥③⑤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