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 B.4个 | C.16个 | D.32个 |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是因为存在渗透压.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且也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假设三个实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V1,出来的速度是V2.下列对a到b的过程中V1的变化情况和b到c的过程中V2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V1由快变慢,V2由慢变快 | B.V1和V2都是由慢变快 |
C.V1和V2都是由快变慢 | D.V2由快变慢,V1由慢变快 |
将一个在光下保持稳定的小生态瓶,移入黑暗中保持较长时间。该生态瓶的变化是()
①瓶中的生物总量增加
②系统的总能量在开始时最大
③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保持能量流动
④演替将发生,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亡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用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的临时装片时,可用高浓度(质量浓度为0. 075g/mL)的胭脂红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 |
B.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表皮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大 |
C.用不同浓度的胭脂红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
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检验淀粉是否分解的适宜试剂是斐林试剂 |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用 0.5g健那绿和50mL蒸馏水配制的染液 |
C.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中,看到的是它们生活状态下的形态 |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向3%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酶溶液 |
下表为光照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对水稻种子根尖弯曲生长的影响,哪个说法正确
组别 |
根尖处理方式 |
弯曲度 |
备注 |
① |
单侧光照 |
39.6° |
负向光性生长 |
② |
对贴有琼脂块的一侧光照 |
43.7° |
负向光性生长 |
③ |
黑暗 |
0° |
垂直生长 |
④ |
黑暗(一侧贴含IAA1mg/L的琼脂块) |
37.5° |
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
⑤ |
黑暗(一侧贴含IAA5mg/L的琼脂块) |
41.3° |
a |
A.表格中a表示“向贴有琼脂块对侧生长”
B.①组与③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
C.根尖负向光性生长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实验表明单侧光照越强,根尖背光侧生长素含量越多
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
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好材料 |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
D.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
(2)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了假说演绎法
(4)在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度是因变量
(5)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色素时加入无水乙醇越多,纸层析时色素带的颜色越浅
(6)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所选材料中,分裂期时间越长的,观察到染色体机会一定越大
(7)观察细胞减数分裂——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减数分裂时期细胞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四项 |
下列各选项中,前项是所鉴定的物质或结构,中项是鉴定所使用的试剂,后项是鉴定产生的颜色。正确的是
A.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B.脂肪、苏丹Ⅳ染液、橘黄色
C.染色体、甲基绿、绿色D.DNA、醋酸洋红、红色
下列实验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③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半保留复制假说,大肠杆菌繁殖实验证实了该假说
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发现只有供给H218O的小球藻释放18O2,证实光合作用中的氧气自于水
⑤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A.①和⑤ | B.②和③ | C.④和⑤ | D.④和① |
高中生物学很多实验必须先制作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
B.叶绿体形态分布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
C.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
D.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蓝藻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中心体等结构 |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 |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 |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和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 |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C.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放射性 |
D.用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DNA探针,检测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可形成杂交分子 |
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
探究课题 |
选用材料与试剂 |
①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
② |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③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
④ |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