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可作为设计的依据 |
B.氧气的含量平衡主要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维持 |
C.生态缸中生物数量越少,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 |
D.生态缸达到稳定状态后,各生物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 |
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 |
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 |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
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 种类 |
碘液 |
苏丹Ⅲ染液 |
双缩脲试剂 |
甲 |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
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
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
D.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
B.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调节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
C.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长度或宽度是实物的600倍 |
D.看到清晰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和视野最暗的都是④ |
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应选取下列哪种实验材料?( )
A.冷冻的动物肝脏 | B.新鲜的动物小肠 |
C.幼嫩的植物叶片 | D.新鲜的动物肝脏 |
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有利于进行细胞分裂 |
B.蚕豆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水分 |
C.人的神经细胞有多个突起,有利于与多个细胞联系 |
D.家兔毛细血管细胞扁平状,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就可观察现象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要将位于视野左上方的某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A.左上方 | B.右上方 | C.左下方 | D.右下方 |
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源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 |
C.⑤→④→③→② | D.④→⑤→①→② |
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 )
①葡萄糖 ②淀粉 ③蔗糖 ④麦芽糖 ⑤果糖 ⑥纤维素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①⑤⑥ | D.①②④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接着用染色剂染色 |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 |
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接着换上高倍物镜观察 |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
A.目镜5×物镜10× | B.目镜10×物镜15× |
C.目镜5×物镜40× | D.目镜10×物镜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