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
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 | B.向左上方 |
C.向右下方 | D.向左下方 |
用碘液、苏丹III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种子中主要含有淀粉,乙种子中主要含有脂肪,丙种子中主要含有蛋白质 |
B.碘液,苏丹III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 |
C.在观察时可能用到显微镜 |
D.三种试剂的使用可能需要水浴加热 |
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活细胞染料,几乎不损伤细胞 |
B.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 |
C.健那绿染液可将细胞质染成蓝绿色 |
D.可以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 |
下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图甲转化成图乙,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B.⑥④③⑤
C.⑤④③② D.⑥④⑤③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再转为高倍镜 |
B.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
D.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操作步骤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性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以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C.鉴定还原性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
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这说明
A.青苹果汁中含有淀粉不含糖类 | B.熟苹果汁中含糖类不含淀粉 |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 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
下图是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1、2代表物镜,3、4代表目镜,5、6是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使用下列哪组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1、3、6 | B.2、3、5 | C.1、4、6 | D.2、4、5 |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沉淀物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时,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和DNA完全分开 |
D.为获得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 |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
C.鉴定还原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混 |
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
A.没有调节反光镜 |
B.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
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
下列关于“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可作为设计的依据 |
B.氧气的含量平衡主要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维持 |
C.生态缸中生物数量越少,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 |
D.生态缸达到稳定状态后,各生物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 |
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 |
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 |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