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兴趣小组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分别为1、0 |
B.若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为0、1 |
C.若突变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分别为1、1 |
D.若突变基因仅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分别可能为1/2、1/2 |
已知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则下列有关基因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残翅♀与长翅(纯合)♂杂交,若F1雌雄均为长翅,说明相关基因不可能只位于X染色体上 |
B.灰身(纯合) ♀与黑身♂杂交,若F1雌雄均为灰身,说明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红眼(纯合) ♀与白眼♂杂交,若F1雌雄均为红眼,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D.萨顿提出了“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了“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F1代的雌雄个体再交配产生F2代,让F2代中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那么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 B.5∶1 C.8∶1 D.9∶1
一种生物个体中,如果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在F1个体只能自交和可以自由交配两种情况下,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分别占F2总数的
A.2/3 1/9 | B.1/9 2/3 |
C.8/9 5/6 | D.5/6 8/9 |
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T和t基因控制。种植基因型为TT和Tt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2∶1。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TT、Tt、tt的数量之比为
A.7∶6∶3 | B.9∶2∶1 |
C.7∶2∶1 | D.25∶10∶1 |
现有一基因型均为Aa的豌豆种群,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则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代,子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 | B. | C. | D. |
如图是人类某一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已知Ⅱ1号个体的家族没有该病基因,若Ⅲ1号与Ⅲ2号个体生一个正常孩子甲,则甲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
A.7/l7 | B.7/18 | C.1/9 | D.1/6 |
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取Fl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只表现为重瓣。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正常用十表示,缺失用一表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某个体染色体缺失后,与花瓣形态相关的基因并不丢失
C.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B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b基因的花粉可育
D.F1单瓣紫罗兰基因型为B-b+,产生的可育配子比例是b十:B - =2:l
某一较大动物种群,基因型为AA、Aa、aa个体数之比为1:1:1(且三种基因型中的雌雄个体均相等)。在这个种群中,只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间才能随机交配,表现型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交配。从理论上分析,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基因型Aa个体所占比例为( )
A.1/3 B.1/2 C.25% D.30%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中等大小的种群中,经调查发现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两种: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Aa基因型的频率为60%,aa基因型(致死型)的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AA基因型的个体占( )
A.49/91 | B.49/100 | C.11/20 | D.11/17 |
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调查时发现: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3/4。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子代中女儿均为纯合子
C.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
D.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1/2为杂合子
图示来自父母的l号染色体及其上面的部分基因,表格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状。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基因控制的性状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
红细胞形态 |
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 |
Rh血型 |
D:Rh阳性 d:Rh阴性 |
产生淀粉酶 |
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 |
A.理论上基因型有4种;细胞分裂时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
B.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C.是Rh阴性的可能性为1/2
D.体内心肌细胞含有的DNA分子数比口腔上皮细胞多
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含15N尿苷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 |
B.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
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属于孟德尔的假说 |
D.DNA被15N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14N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两个含15N的精细胞 |
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 )
A.♀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F3中右旋/左旋=3/1
B.♀dd×♂DD,F1全是左旋,F2也全是左旋,F3中右旋/左旋=3/1
C.♀dd×♂Dd,F1全是左旋,F2中右旋/左旋=1/1
D.♀DD×♂Dd,F1全是右旋,F2也全是右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