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疾病的遗传因子是隐性的 |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
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 |
亲本 |
后代 |
杂交A |
灰色×灰色 |
灰色 |
杂交B |
黄色×黄色 |
2/3黄色,1/3灰色 |
杂交C |
灰色×黄色 |
1/2黄色,1/2灰色 |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图1是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图1中含有________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如果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这种变化发生在图2的________时期。
(2)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________和________,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
(3)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11时期,那么图3纵坐标最可能代表的内容是_________。
(4)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期是图2中的______________时期。
(5)画图表示图1后一时期的子细胞示意图。
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 e)为显性。基因型为Ee的父本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 | B.初级卵母细胞 |
C.次级精母细胞 | D.次级卵母细胞 |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25% B.32%
C.50% D.64%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与女性相同 |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
D.白化病通常是隔代遗传 |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
B.孟德尔的测交结果体现了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
C.杂合子(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
D.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
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
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 |
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实验采用样方法获得相关的数据 |
B.两个不同种群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
C.实验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 |
D.实验结果支持“地理隔离是产生生殖隔离的重要原因”的说法 |
黑腹果蝇的第V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现有一子代是第V号染色体三体的个体,基因型为EEe。其父本的基因型为Ee,母本的基因型为ee。假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那么该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 B.初级卵母细胞 |
C.次级精母细胞 | D.次级卵母细胞 |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B.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
C.AaBb个体自交,其子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
D.AaBb个体的测交子代只有2种基因型,说明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某生物测交的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
C.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
D.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 D.测交后代比为1∶1 |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雌蝇 |
3/4 |
O |
1/4 |
O |
雄蝇 |
3/8 |
3/8 |
1/8 |
l/8 |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