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者研究该地区藏羚羊的数量变化和繁殖情况,他们的研究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
A.个体 | B.种群 | C.群落 | D.生态系统 |
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族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年龄(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存活数(只) |
1000 |
801 |
789 |
776 |
764 |
734 |
688 |
640 |
571 |
439 |
252 |
96 |
6 |
3 |
死亡数(只) |
199 |
12 |
13 |
12 |
30 |
46 |
48 |
69 |
132 |
187 |
156 |
90 |
3 |
3 |
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
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图呈凹形(类型III)
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对下图中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I显现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 |
B.图Ⅱ虚线表示酶促反应中提高温度后的变化曲线 |
C.图Ⅲ表明种群在自然状态下增长率无法超出X曲线的增长率 |
D.图Ⅳ曲线表明肝脏中肝糖原在c点时积累最多 |
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
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C.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下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说明这一阶段没有死亡个体 |
B.cd段曲线波动的原因可能是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变化 |
C.过度捕捞会使鱼类种群数量降到b点以下,使该物种资源面临崩溃 |
D.当监测到三北防护林中松毛虫的种群数量有超过a点接近b点的趋势时,必须要提出警报并加大治虫力度 |
下图为2010年日本、中国、印度三国的人口年龄图解。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日本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 B.印度死亡率相对较高 |
C.中国人口问题已得到完全解决 | D.年龄组成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 |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 | B.演替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 |
C.弃耕农田都能演替为森林 | D.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
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检测 |
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 |
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 |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5年调查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 |
B.第4到第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原因可能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 |
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第8到第16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 |
D.如果持续第16到第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 |
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 |
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
关于生命科学研究中所选择的技术(或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来分离新鲜绿叶中的色素 |
B.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肝脏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C.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来调查其发病率 |
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应先向计数室滴加培养液,后放置盖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