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物种A与物种B具有捕食关系,纵坐标表示生物量,横坐标表示时间,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减少 |
B.②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增加而导致B的增加 |
C.③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A的减少而导致B的增加 |
D.④图所示的变化是由于B的减少而导致A的减少 |
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
D.鱼类与按蚊幼虫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
以下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环境,而环境的改变不能够影响生物群落 |
B.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营养结构复杂等为特征 |
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
D.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人类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 |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 |
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 |
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有重要作用 |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
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蝗虫的种群密度,可通过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治理直接达到的目的是
A.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 | B.降低蝗虫出生率 |
C.降低蝗虫死亡率 | D.改变蝗虫年龄组成 |
下列有关种群“J”型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J”型增长的种群都有K值 |
B.“J”型增长的种群生存条件是有限的 |
C.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种群呈“J”型增长 |
D.“J”型增长的种群个体数一定不断增加 |
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
1 |
5 |
9 |
13 |
17 |
21 |
25 |
29 |
33 |
37 |
成虫数(只) |
6 |
10 |
28 |
71 |
131 |
207 |
270 |
302 |
327 |
341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 |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也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 |
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的两个种群(a, 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在没有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两种群在时间t1内增加是因为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减弱 |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
C.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
D.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到河滩、路边。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一枝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木,乃至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改变道路、宅旁、荒地的景观。下列有关“一枝黄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枝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加我国生物多样性 |
B.“一枝黄花”的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 |
C.为控制“一枝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
D.观赏植物“一枝黄花”进入我国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