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球计数板 (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
B.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
C.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 |
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
某农田弃耕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演替,演替过程中不同阶段优势植物和常见植物记录见右表。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在演替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物种,并取代原有的物种 |
B.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得复杂 |
C.群落演替使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 |
D.与草本植物阶段相比,木本植物阶段的演替比较缓慢 |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3:1 |
B.4:4:1 |
C.1:2:0 |
D.1:2:1 |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图中A表示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可以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
下图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甲种群而言,B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 |
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 |
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 |
D.对于乙种群而言,F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 |
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A.甲>乙 | B.甲<乙 | C.甲=乙 | D.无法确定 |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 |
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
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
A.在鼠尾草进化的过程中,雄蕊专化的基因频率升高 |
B.鼠尾草和蜜蜂间存在捕食和寄生两种种间关系 |
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 |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
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逻辑斯谛增长 |
B.导致种群乙变为曲线丙的原因最可能的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
C.一般情况,食物是影响曲线中ab段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
D.曲线乙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D.用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
某一个自由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等位基因A对a完全显性,但A纯合致死,种群中显性个体占总数的36%,则 ( )
A.该种群中隐性基因的频率小于显性基因的频率 |
B.该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频率不变 |
C.该种群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A的频率逐渐增大 |
D.该种群个体自由交配后代基因频率将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进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