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
2009年9月11日齐鲁晚报刊登了“围剿”美国白蛾的图片。据报道美国白蛾在山东省危害严重,人们采取了飞机喷洒农药、引进美国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等多种方法来对抗虫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白蛾属于外来物种,之所以能在我国大量繁殖是因为我国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宜 |
B.美国白蛾的种群只是由其成虫组成的 |
C.消灭和控制美国白蛾的最有效方法是飞机空中喷药 |
D.引进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可以有效控制白蛾的继续大量繁殖 |
种群的指数增长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 ( )
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
B.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多 |
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血液放在25℃体外环境下,凝固时间比在体内时间短
⑤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有促进作用
⑥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不同种群的个体之间一定不能进行交配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③④⑥ | C.①②③⑤ | D.全都不对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C.草原火灾后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
D.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结构的水平结构 |
秦岭熊猫是大熊猫的一个重要品种。解放前,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却已近绝迹的边缘。近十多年来,人们为恢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采取了许多措施,包括大面积退耕还林、建立保护区、禁猎大熊猫、大面积养竹和构建秦岭大熊猫不同保护区之间的走廊等。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A.使大熊猫得到更多的食物 |
B.使大熊猫得到更大的空间 |
C.增强大熊猫的变异性 |
D.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 |
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
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
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
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
B.自然状态下群体的增长可以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 |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
D.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增长和减少 |
已知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
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
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废物积累
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害物质积累
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突变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菌种产生的有害废物。以下哪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的配对是正确的:
沙丘逐渐演变成树林的过程中,主要的诱导因素是
A.发生了次生演替 |
B.气温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 |
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 |
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
“率”是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下列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
B.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增长率 |
C.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D.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 |
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③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
④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⑤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⑦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①③⑤⑥ | B.②③⑤⑥⑦ | C.②⑤⑥⑦ | D.②④⑤⑥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