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
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1 图2
图6-13-2
(1)在建构种群增长模型时使用到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________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若图1表示受精作用,则A与B的结合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有关。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________法处理得到原生质体,将其放在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 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d为抗利尿激素,则a为________刺激。
(4)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的影响 ________。
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生态学家发现田野菟丝子能够有效防除薇甘菊,实地调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样地 编号 |
植物种类数(种) |
simpson多 样性指数 |
薇甘菊 覆盖度(%) |
|||
引入前 |
引入后 |
引入前 |
引入后 |
引入前 |
引入后 |
|
1 |
22 |
25 |
0.88 |
0.97 |
72 |
65 |
2 |
16 |
21 |
0.71 |
0.86 |
92 |
75 |
3 |
20 |
26 |
0.85 |
0.98 |
75 |
62 |
注:引入前指样地引入田野菟丝子前,引入后指样地引入田野菟丝子2年后;simpson多样性指数数值越大,物种多样性越高
(1)从细胞代谢的角度分析,薇甘菊攀爬覆盖到其他植物上,抑制了植物的________,从而导致其他植物死亡。从长期看,薇甘菊入侵之后种群数量变化符合________模型。
(2)获得表中数据所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请用表中数据分析薇甘菊对所处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田野菟丝子不含叶绿体,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从而抑制其生长。田野菟丝子与薇甘菊的关系被称为________。在清除了薇甘菊后,当地群落的物种种类和个体数量会发生改变,这个过程被称为________。
(4)将薇甘菊加以利用,变害为宝,是防治薇甘菊的另一思路。薇甘菊能分泌某种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被称为“他感作用”,可据此开发新型除草剂。“他感作用”中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信息。也可以将薇甘菊开发为饲料。用10 kg薇甘菊饲喂山羊,山羊增重还不到500 g,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山羊未必摄入全部10 kg薇甘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a)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a) (b)
(1)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
(2)据图(a)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________(填“A”“B”或“C”);甲植物为鼹鼠的食物且较早存在于该生态系统中,则甲植物的种群数量曲线为________(填“A”“B”或“C”)。
(3)图(b)为乙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数量。
(4)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________。
(5)鼹鼠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它的________价值。鼹鼠的生活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6年10月2日至6日,我国黄海一海湾发生赤潮,科研人员对赤潮爆发期及前后的表层海水取样分析,结果如下表
(1)表中细胞密度代表浮游植物的数量,它们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的 成份。测量密度时,海水样本要先轻轻震荡几次,再用吸管吸取,滴加于 上,然后统计计数室中的细胞数。可用
作为溶剂提取浮游植物的叶绿体色素。
(2)与9月25日比较,10月2、3日海水pH值变化的原因是 ,10-6至10日海水中溶解氧变化趋势是 (升高或下降)。有关资料显示,9月25日前该区域海水含P无机盐的含量远高于常年平均值,结合表中数据,提出一项控制该地区赤潮发生的措施 。
对笠螺多个种群的调查,发现其体长、种群生物量(有机物质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点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点多 |
B.随着种群密度增加,笠螺体长逐渐减小 |
C.A点之前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呈负相关 |
D.种群密度低于A点时,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 |
蟹为杂食性动物,可捕食稻田中的小动物,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能取食。为研究稻蟹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稻蟹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表: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优势地位
(1)采用 法调查杂草的种群密度,该方法的关键是 。表中杂草密度应为该方法调查数据的 值。表中数据说明稻蟹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 杂草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同时,改变了杂草的 和 。
(2)由于稻蟹共作,使水稻和杂草之间的 关系 (减弱/增强)。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所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结构有不同的影响。
(3)该生态系统中蟹的粪便中包含的能量属于 的生物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在一年中根据用途可以分成 部分。
分析下图实验,下列实验预期正确的是( )
A.若a=b,且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 |
B.若a>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
C.若a=b,且c>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
D.若a>b,且b>d,证明单侧光照射下,既有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又有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
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研究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对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有参考价值。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密封。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24 h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 mg·L-1,白瓶溶氧量为B mg·L-1,黑瓶溶氧量为C 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______mg·L-1·d-1。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 cm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中C3含量________。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氏盐藻属于海洋中一种单细胞藻类,是提取β胡萝卜素的重要资源。为研究海洋常见重金属污染物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杜氏盐藻分别置于A~E五种培养液中培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定期取藻液测定杜氏盐藻密度,结果如图。请回答:
(1)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测定杜氏盐藻密度,取藻液前,应将藻液____________,以利于准确计数。
(2)在A培养液中,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型增长。杜氏盐藻种群的种内竞争程度,第8天时比第16天时________(填“强”或“弱”)。
(3)实验结论:Pb2+对杜氏盐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________作用;浓度越大该作用越强。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在相同时间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平洋一个小岛上的某野兔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
年份(年) |
1920 |
1925 |
1930 |
1935 |
1940 |
1945 |
1950 |
数量(百只) |
130 |
200 |
398 |
990 |
1350 |
1290 |
1190 |
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期为( )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
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
对下图中Ⅰ、Ⅱ、Ⅲ、Ⅳ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I显示出该植物细胞正处于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的状态 |
B.图Ⅱ虚线表示酶促反应中提高底物浓度后的变化曲线 |
C.图Ⅲ中Y曲线不能超过K值是受食物、空间、气候、天敌等因素的限制 |
D.图Ⅳ曲线表明肝脏中肝糖原在a点时含量最多 |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密度,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
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
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
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
某生物学研究小组观察到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根据下表中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休息时间 |
与其他物种关系 |
进食时间 |
其他活动 |
物种A |
20% |
15%追逐物种B |
55%吃种子E |
10% |
物种B |
20% |
25%被物种A追逐 |
45%吃种子E |
10% |
物种C |
75% |
|
15%吃物种A |
10% |
物种D |
75% |
|
20%吃物种C |
5% |
A.物种A、B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与物种A、B相比较,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中含蛋白质、脂肪较多
C.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A开始的
D.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能量由C至D的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