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由外壳蛋白和单链RNA组成,可侵染胃、十二指肠上皮细胞并导致其功能破坏,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 |
B.外壳蛋白作为抗原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
C.其RNA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
D.利用上皮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 |
溶菌酶是存在于眼泪和白细胞中的酶,有杀菌功能,整个分子大致呈球形,故称为球蛋白(如右图)。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
①溶菌酶从细胞进入泪液不穿过生物膜
②溶菌酶是由两条多肽链共同组成的
③双缩脲试剂5%NaOH溶液与1%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与溶菌酶
反应呈紫色
④溶菌酶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关系
⑤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A.一项 | B.两项 | C.三项 | D.四项 |
我国卫生部和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指出,艾滋病在我国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
B.艾滋病患者体内T细胞的数量会逐渐增加 |
C.艾滋病患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无关 |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会感染艾滋病 |
下图能用来准确表示哪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A.1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
B.1表示免疫系统,2-4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
C.1表示ATP,2-4分别表示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 |
D.1表示细胞的统一性,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液、DNA |
下列关于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TP、脱氧核苷酸、核糖体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②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③酶、激素、ATP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④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⑤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
A.①⑤ B.①④
C.③⑤ D.①②
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I-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
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I-Ⅳ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工、Ⅳ |
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核的全能性 |
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 |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坏死,此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
若下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
选项 |
甲 |
乙 |
丙 |
相应的叙述 |
A |
植物体一部分 |
愈伤组织 |
植物体 |
若甲离体培养,则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
B |
二倍体 |
花粉 |
单倍体 |
经①和②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③得到的甲为纯合子 |
C |
下丘脑 |
垂体 |
甲状腺 |
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反馈调节作用 |
D |
抗原 |
B细胞 |
浆细胞 |
过程①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②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③是分泌到体液中的物质 |
当细胞在非变性条件下被裂解时,完整细胞内存在的许多蛋白质-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被保留了下来。科学家曾做过如下图实验:将X蛋白的抗体加入到从裂解细胞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中,结果实验①、②发生了免疫沉淀反应,以下推断错误的是
A.该实验也能检测蛋白质Y是否与X结合 |
B.该实验依据的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
C.实验中采用的X蛋白抗体最好使用单克隆抗体 |
D.该实验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入重金属使细胞裂解 |
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自从在英国诞生后,给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样本,再让其在特殊的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在患者的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并促进新生皮肤层生长,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的皮肤”的获得技术属于动物细胞工程 |
B.人的皮肤烧伤后会因人体第二道防线的破坏而导致免疫力下降 |
C.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自患者本人 |
D.膜片能否把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加速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细胞膜上的HLA有关 |
柯萨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经CAV-16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 |
B.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
D.CAV-16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
用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小鼠体内可能( )
A.产生过敏反应 |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 |
C.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 |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 |
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吞噬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推断合理的
A.DC细胞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
B.DC细胞摄取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运输功能 |
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能分泌淋巴因子和抗体,从而发挥免疫效应 |
D.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将有特定mRNA的合成 |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
B.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
C.Ⅰ病毒ⅡRNA病毒ⅢDNA病毒ⅣHIV |
D.Ⅰ免疫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
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D.B细胞和浆细胞都有识别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