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④皮肤的阻挡作用 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⑥相应抗体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②⑤⑥ |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接种卡介苗可激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显著降低肺结核的发病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更多的浆细胞并释放淋巴因子 |
D.入侵的结核杆菌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或被T细胞吞噬消化 |
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 |
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
C.效应B细胞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 |
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
小明同学的不良反应引起了父母的担忧:感冒频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伤口不易愈合,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比起同龄儿童,他的身体偏矮,偏瘦。去医院经检查发现小明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对上述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
B.锌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 |
C.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
D.锌的作用极大,只要有锌,人就能正常生长 |
英国科学家斯勒和米尔坦斯,将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基因转移到肿瘤细胞内,成功获得世界上第二株能稳定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肿瘤细胞增殖方式和产物是()
A.无丝分裂和逆转录抗体 | B.减数分裂和转基因抗体 |
C.有丝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 D.减数分裂和单克隆抗体 |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
B.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患者的细胞免疫有缺陷 |
D.体液免疫仅依靠B细胞就可以完成 |
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
C.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
DNA疫苗是直接将控制合成保护性抗原的基因,通过体外与质粒重组,再直接注射进入人体而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一种疫苗。如图是某病毒DNA疫苗获取及预防传染病的机制示意图(A、B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分别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B.A中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基因的外显子中
C.图中注射重组质粒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能清除抗原的物质B
D.通过注射DNA疫苗获得免疫能力的人,接触该病毒引发机体二次免疫应答
研究发现,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所引起的免疫反应清除。利用这一成果可以对癌变前衰老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癌变前衰老肝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免疫 |
B.癌变以后的肝细胞容易向其他组织转移 |
C.在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肝脏中,衰老肝细胞不会积累 |
D.衰老肝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作用于B细胞 |
B.体液免疫中,浆细胞可直接接受抗原的刺激 |
C.同一人体内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
D.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延长 |
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是由于患者所产生的抗体X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激素的受体Y结合,致使甲状腺细胞持续被激发,产生高水平激素Z所致。对患者使用物质UDP可减弱Graves病的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Z为甲状腺激素 |
B.Y是促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
C.UDP可能会抑制X的分泌 |
D.分泌抗体X的细胞为T细胞 |
下列有关人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遗传病患者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但该病可能遗传给后代 |
B.免疫系统一般不能识别自身的癌变细胞,故癌症发病率较高 |
C.糖尿病人因胰岛素缺乏造成糖原合成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高于常人 |
D.HIV破坏免疫系统后,病毒可侵入红细胞等细胞内进行增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