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A.均为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均为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率很低,不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基因重组可以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
C.染色体数目变异无法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单倍体的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二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分子
 
   C
 
 
 
G
信使RNA
 
 
G
转运RNA
A
 
 
氨基酸
色 氨 酸

A.ACC        B.AGG            C.UCG             D.UG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
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
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信使RNA分子结构中,相邻的碱基G与C之间是通过什么结构连接而成(  )

A.3个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基-脱氧核糖-
C.-核糖-磷酸基-核糖-   D.-磷酸基-核糖-磷酸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C.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或鸟嘌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某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碱基组成如下图,则此生物最可能是 (  )

A.T2噬菌体
B.大肠细菌
C.烟草花叶病毒
D.酵母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噬菌体繁殖利用噬菌体的脱氧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R
蛋白质
R型

R
荚膜多糖
R型

R
DNA
R型、S型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根据这个提示将你设计
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为此,你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是:
第一步:剪取根尖2~3mm。
第二步:按照                                        →             步骤制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F1,将F1植株再进一步做如下图解所示的处理,请分析回答:
甲植株
AA×aa→F1                      →丙植株
乙植株
(1)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倍体。
(2)用乙植株的花粉直接培育出的后代属于__________倍体,其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
(3)丙植株的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