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  如右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
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
D.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三块金属浸泡在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要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B、C相连,B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A极减轻。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右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为

A.负极 B.正极
C.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
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来源: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能够发生原电池反应的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4.      

来源:原电池 化学电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依原电池的原理设计出化学电源
B.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C.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组成原电池的负极材料的活泼性
D.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出的化学能是化学电池的能量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A.电解质溶液中有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B.有导线将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连接
C.在不同金属的两极间存在电势差
D.在原电池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B.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正极
C.电解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是阳极
D.电解池中质量增加的电极是阴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
C.在外电路正极电子流出 D.在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铝片和镁片用导线连接成两组,分别依次插入到NaOH溶液、稀H2SO4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不能形成原电池 B.负极材料依次为镁片、铝片
C.负极材料依次为铝片、镁片 D.负极材料都是镁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Fe = 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正极          负极           电解质溶液 

A.Cu Fe FeCl3
B.C Fe Fe(NO33
C.Fe Zn Fe2(SO43
D.Ag Fe CuSO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装置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的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来源:原电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验证原电池的效果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