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
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
C.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D.Z元素形成的某种单质有漂白性 |
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原子半径/10-10 m |
0.74 |
1.60 |
1.52 |
1.10 |
0.99 |
1.86 |
0.75 |
1.43 |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
|
+2 |
+1 |
+5 |
+7 |
+1 |
+5 |
+3 |
-2 |
|
|
-3 |
-1 |
|
-3 |
|
A.元素⑦位于第3周期ⅤA族
B.元素⑤⑥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C.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⑥ | B.②④⑥ | C.②③④ | D.①③⑤ |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与D同主族,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B单质能置换出D单质,C单质能置换出A单质
B.D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IV族
C.C的最高价氧化物中含有共价键。
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A>B>D>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 |
B.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3NA |
C.12 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2NA |
D.60g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A |
科技日报2007年1月30日讯:美、德两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合成出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其结构类似由硼和氢组成的硼烷,有关研究报告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最简单的氢铝化合物为Al2H6,它的熔点为150℃,燃烧热极高。Al2H6球棍模型如图。下列有关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Al2H6跟水的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之一可能是氢氧化铝 |
B.Al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 |
C.Al2H6分子是极性分子 |
D.氢铝化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 |
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A.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C.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
D.R可能是气态物质,也可能是固态物质 |
最近美国宇航局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火星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下列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 |
B.C3F8属于烃类物质 |
C.全氟丙烷分子中存在极性键 |
D.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③氯化钠水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所以氯化钠是强电解质
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⑤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⑥强电解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A.①③⑤⑥ | B.②④⑤⑥ |
C.只有⑤ | D.只有⑥ |
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2-)>r(Q-)>r(Y2-)>r(Z3+) |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
C.元素X与Q的氢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
D.X、Z、W、Q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
钾长石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由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组成,化学式为XYZ3W8,其中只有W显负价。X、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Z的最高正价数相等,Y3+与W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W的质子数之和等于Y、Z的质子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X>Y |
B.氢化物的稳定性:W>Z |
C.化合物X2W2和Y2W3中都不含共价键 |
D.1 mol ZW2晶体所含Z-W键的数目为4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科学家曾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已知这类“超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13和Al14互为同位素 |
B.Al13中铝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
C.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的性质相似 |
D.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
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A.H2O2![]() |
B.CCl4![]() |
C.MgCl2![]() |
D.NaOH![]() |
工业上常用氯氧化法处理含氰(CN-)废水,反应原理为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先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KCN + 2KOH + Cl2 =" KOCN" + 2KCl + H2O;氰酸盐再进一步被液氯氧化为无毒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CN 与KOC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 |
B.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的产物之一是无毒的N2 |
C.OCN-与CN-中σ键与π键个数比均为1: 2 |
D.完全处理含0.1 mol CN-的废水,理论上需要消耗Cl2的体积为5.6L(标准状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