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变为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Br-、Cl-、I- | B.Br-、I-、Cl- | C.I-、Br-、Cl- | D.Cl-、I- -、Br |
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Cl2=Br2+2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 | B.氯气是还原剂 |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 |
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少使用碘化钾,因其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质。目前代之加入的是( )
A.I2 | B.KIO | C.NaIO | D.KIO3 |
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2NaCl(熔融)![]() |
B.MgO+H2![]() |
C.Fe3O4+CO ![]() |
D.2HgO ![]() |
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 |
B.![]() |
C.![]() |
D.![]()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 HBr 、SO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气体通入到适量氯水中,恰好完全反应,不再剩余气体。将所得的无色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和酸化的BaCl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气体中一定有SO2 ,一定无HBr | B.原气体中可能有SO2 |
C.原气体中一定有HCl | D.不能确定有无HCl,但一定无CO2 |
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A.0.0075 mol·L-1 | B.0.18 mol·L-1 |
C.0.075 mol·L-1 | D.0.08 mol·L-1 |
下列物质分别与100mL 2mol/L的盐酸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①镁粉 ②氧化镁 ③氢氧化镁 ④碳酸镁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②=③ |
把等质量的金属镁分别放在:①纯氧气(O2)中;②二氧化碳气体中;③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分别对应的是w1g,w2g和w3g。以上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w1>w2>w3 | B.w3>w1>w2 |
C.w3>w2>w1 | D.w2>w1>w3 |
a、b、c、d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a、d两瓶气体混合见光爆炸,a、b两瓶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暗红色小液滴。则c瓶装的气体是
A.HBr | B.HCl | C.Cl2 | D.H2 |
铝镁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于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饰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A.不易生锈 | B.导电性好 | C.密度小 | D.强度高 |
向溴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溴水的颜色变为无色的是
A.加入CCl4多次萃取 |
B.加入适量KI溶液 |
C.加入适量的镁粉 |
D.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