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物理学家约翰·丁达尔首先发现了入射光透过胶体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的是
①鸡蛋白溶液 ②肥皂水 ③淀粉溶液 ④硝酸钾溶液
A.① | B.② | C.④ | D.③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纳米)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匀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
B.分子直径比Na+小 |
C.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D.“钴酞菁”分子不能透过滤纸 |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度大 |
D.a中含有少量b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像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腐蚀 |
B.在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的现象为:先沉淀后溶解 |
C.用氯化铁溶液和沸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沸水)===Fe(OH)3↓+3H+ |
D.在Fe(OH)3胶体中插入两电极通电,在阳极附近颜色加深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
B.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2Fe3++3HO====2Fe(OH)3+3CO↑+3Ca2+ |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下列情况不能用胶体知识加以解释的是 ( )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
B.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
C.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工厂烟尘,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
D.牛油与烧碱溶液共热,向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食盐,则有固体析出 |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
B.溶液中溶质微粒一定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
C.溶液中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
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明亮的光带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 |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钴酞菁”分子所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
C.此项工作可以用来改变分子的某些物理性质 |
D.此工作可以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 |
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某学生取烧杯中液体滴加几滴试剂便立即报告老师说:这个半透膜袋已经破损了,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这位学生所滴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已知Cl2+2I-====2Cl-+I2) ( )
A.滴两滴碘水显蓝色 |
B.滴淀粉试液显蓝色 |
C.滴入氯水,淀粉试液显蓝色 |
D.滴AgNO3溶液,溶液出现黄色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