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乙醇溶液 | B.氯化钠溶液 |
C.硫酸铜溶液 | D.氢氧化铁胶体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
B.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盐酸后c(CH3COO-)增大 |
C.Ca(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Ca(OH)2 |
D.25℃时Cu(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Cu(NO3)2溶液中的溶解度 |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B.加入碘水不变蓝 |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 D.加入碘水变蓝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 B.氨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D.凡是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叫做酸 |
下列现象与胶体无关的是
A.用激光笔照射蛋白质溶液时,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 |
B.向豆浆中加入石膏制得可口的豆腐 |
C.CuSO4溶液显蓝色 |
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得到红褐色透明的分散系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铁粉加入FeCl3、CuCl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中必有铁 |
B.在原电池装置中,电子从负极流出,沿导线流入正极,经溶液或盐桥回到负极 |
C.在c(H+)/c(OH-)= l012 溶液中 Na+、I-、NO3-、SO42-不能大量共存 |
D.饱和FeCl3溶液在20℃时呈现棕黄色,100℃呈现红褐色,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
B.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
C.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 |
D.离子键一定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一定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
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
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操作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图1装置可制得金属锰,用同样的装置可制得金属铬 |
B.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
C.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
D.用一束光照射淀粉溶液会产生一条明显的光路 |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 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②③④ | D.①③④⑥ |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①③④⑥ |
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①鸡蛋清溶液 ②淀粉溶液 ③硫酸钠溶液 ④Fe(OH)3胶体 ⑤豆浆
A.①② | B.②③ | C.③ | D.③⑤ |
有人设想将不溶的碳酸钙固体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能溶于水的纳米碳酸钙材料(即碳酸钙材料粒子直径是纳米级),这将使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材料的推测正确的是:
A.纳米碳酸钙材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
B.纳米碳酸钙材料分散到水中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
C.纳米碳酸钙材料的化学性质已与原来的碳酸钙完全不同 |
D.纳米碳酸钙材料的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
B.“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
C.我国发射的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
D.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