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出来的。但有些物理定律或物理关系的建立并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到的,而是经过了理 想化或合理外推得到的,下列几个定律的建立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

A.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二定律
C.牛顿第三定律 D.胡克定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B.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C.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
D.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手提一轻弹簧,弹簧下端挂一金属球。在将整个装置匀加速上提的过程中,手突然停止不动,则在此后一小段时间内(不计空气阻力)( )

A.小球立即停止运动 B.小球继续向上做减速运动
C.小球的速度与弹簧的形变量都要减小 D.小球的加速度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某同学面朝列车行进方向坐在车厢中,水平桌面上放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列车在水平直轨道上运动时,突然,小球相对桌面向后滚动,则可判断(   )

A.列车在刹车
B.列车在做加速运动
C.列车一定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列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越大的物体,它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B.同一物体运动时的惯性大于静止时的惯性
C.“嫦娥一号”卫星在地球上的惯性与它绕月球飞行时的惯性相同(燃料消耗忽略不计)
D.各种机床和发电机的底座做得很笨重,并用螺丝固定在地面上,目的是增大惯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锺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锺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D.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在改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是(    )

A.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某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快,我们说他的加速度大
C.速度很大的物体,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也越大
D.跳高时,运动员能跳离地面,是因为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不受力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
B.要消除物体的惯性,可以在运动的相反方向上加上外力
C.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D.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以及受力都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有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对此持怀疑态度,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
B.伽利略和笛卡尔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C.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的观察,否定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D.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量后,牛顿总结了万有引力定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物体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起物理学家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物体没有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物理学》中说:一切物体都具有某种“自然本性”,物体由其“自然本性”决定的运动称之为“自然运动”,而物体受到推、拉、提、举等作用后的非“自然运动”称之为“受迫运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人批判的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说法,建立了新物理学;新物理学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的“自然本性”是“惯性”。下列关于“惯性”和“运动”。的说法中不符合新物理学的是

A.一切物体的“自然运动”都是速度不变的运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B.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使物体做“受迫运动”即变速运动的原因
C.可绕竖直轴转动的水平圆桌转得太快对,放在桌面上的盘子会向桌子边缘滑去,这是由于“盘子受到的向外的力”超过了“桌面给盘子的摩擦力”导致的
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受到了重力,却没有立即反向运动,而是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才反向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