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K是光电管的阴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端应是电源的正极 |
B.只要有光照射K,衔铁就被电磁铁吸引 |
C.只要照射K的光强度足够大,衔铁就被电磁铁吸引 |
D.只有照射K的光频率足够大,衔铁才被电磁铁吸引 |
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动能越大 |
B.在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C.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此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D.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发生光电效应 |
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
B.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 |
C.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汤姆逊在a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 |
D.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热核反应 |
E.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B.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核有自身的结构 |
C.有核能释放的核反应就一定有质量亏损 |
D.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所照射光的频率一定得到达到某一值 |
E.一群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最多可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从该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如下图所示,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由图可知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4.2×1014Hz |
B.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5.5×1014Hz |
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
D.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 |
E.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 |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
C.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 |
D.发生β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 |
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
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截止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
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电磁说 |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的粒子性 |
C.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粒子性越显著 |
D.波长越长的电磁波,粒子性越显著 |
)(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
B.有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大 |
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
E.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
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l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
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
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eV |
D.用能量为![]() |
E.用能量为14.0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
【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质量数大的原子核,其比结合能不一定大 |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
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
E.一束光照射到某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光电效应实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
B.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核外就失去一个电子 |
C.原子核放出β粒子后,转变成的新核所对应的元素是原来的同位素 |
D.玻尔在研究原子结构中引进了量子化的观念 |
E.氢原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要吸收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
C.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某种金属表面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
D.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光强一定,频率越高,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
E.大量的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