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复色光以入射角i从某种介质通过界面MN射入空气时分成a、b、c三束光,如图15-2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5-22
A.在介质中 c光速度最大 |
B.c光的光子能量最大 |
C.用b光照射某光电管时恰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a光照射该光电管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
D.若逐渐增大入射角i,a光将首先发生全反射 |
某一金属在一束绿光照射下才有电子逸出,若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绿光的强度 |
B.改用一束强度相同的红光 |
C.改用一束强度很强的黄光 |
D.改用一束强度较弱的紫光 |
真空中发光功率为P的点光源,向外辐射波长为λ的单色光:①该光源每秒发射多少个光子?②若光源发出的光均匀投射到以光源为球心、半径为R的球面上,则在球面上面积为S的部分,每秒钟接受多少个光子?(设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
a、b两束单色光,从同一介质入射到空气中时,a光的临界角较小,当强度相同的a光和b光照射同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A.a光照射时,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较多,且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 |
B.a光照射时,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较少,但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 |
C.a光照射时,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较多,但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 |
D.a光和b光分别照射时,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相同,但a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 |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E=hv,其中频率表征波的特性.在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之前,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光子动量P与光波波长λ的关系为:P=h/λ.若某激光管以PW=60W的功率发射波长λ=6.63×10-7m的光束,试根据上述理论计算,
(1)该管在1s内发射出多少个光子?
(2)若光束全部被某黑体表面吸收,那么该黑体表面所受到光束对它的作用力F为多大?
P、Q两束单色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P光束的波长较长 |
B.P光束的频率较高 |
C.Q光束的光子能量较大 |
D.Q光束使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可能性大 |
分别用波长为2λ和λ的单色光照射同一金属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之比为1:3.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此金属板的逸出功为
A. | B. | C. | D. |
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则( )
A.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
B.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0 |
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ν0时,若ν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
D.当照射光的频率ν大于ν0时,若ν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
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3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 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 个(已知电子电量为1.6×10-19C).
(2009年北京卷)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并选用缝间距d=0.2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①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2(a)所示,图2(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2(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1.16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3(a)所示,此时图3(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 ;
②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 mm;这种色光的波长= nm。
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和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的规律。请问谁提出了何种学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规律?已知锌的逸出功为,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求该紫外线的波长(电子质量,普朗克常量,)
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a>b>c,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
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
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
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 |
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 |
已知:功率为100W灯泡消耗的电能的5%转化为所发出的可见光的能量,光速,普朗克常量,假定所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都是560nm,计算灯泡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
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
B.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 |
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
D.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