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为水波的衍射现象,S为波源,d为挡板上的小孔宽度,相邻弧线间距为一个波长,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2)图甲是利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装置。当盛沙的漏斗下面的薄木板被水平匀速拉出时,做简谐运动的漏斗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沙摆的振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木板被水平拉动的速度为,图乙所示的一段木板的长度为,重力加速度为,漏沙时不计沙摆的重心变化。则这次实验沙摆的振动周期 ▲ ,摆长 ▲ 。
两列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4-4所示。图中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是凸起最高的位置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时刻经T/4,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
(2)在图中标出的M、N、O、P、Q几点中,振动增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
如图所示,橡皮绳上甲波峰向右传播,乙波峰向左传播,它们的振幅和波长都相同,它们相遇如下图b所示,则此时图b中的质点x的振动方向是 ,图 b中质点y的振动方向是 (填“向上”“向下”或“静止”)
如图中s1和s2是两个相干波源,以s1和s2为圆心的两组同心圆弧分别表示在同一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a、b、c三点中,振动加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再过半个周期,振动加强的点是 ,振动减弱的点是 .
(4分)两列波源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水平面上传播,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某时刻它们的波峰、波谷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中标出的M、N、P、Q四点中,振动增强的点是 ;
②由图中时刻经1/4周期时,质点M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
石块落入水中,激起水波使浮在湖面上的小木块在4s内振动了8次,当小木块刚开始第7次振动时,与小木块相距18m的树叶恰好开始振动。由此可知,水波的波长为________m,波速的大小为________m/s。
如图12-6-5所示,沿一条直线相向传播的两列波的振幅和波长均相等,当它们相遇时,图中可能出现的波形图是( )
图12-6-5
一列水波穿过小孔产生了衍射现象,衍射的水波与原来的水波相比( )
A.波长变短了 | B.频率变高了 |
C.波速没有变化 | D.质点的振幅变小了 |
波长为60 m和17 m的两列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波长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传播速度慢 |
B.波长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频率小 |
C.波长60 m的声波比17 m的声波易发生衍射 |
D.波长60 m的声波不能被反射 |
如图12-6-10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 )
图12-6-10
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 B.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
C.b处质点的振幅为2A | D.c处质点的振幅为2A |
图12-6-8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图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峰,虚线表示的是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2-6-8
A.a、c两点的振动加强,b、d两点的振动减弱 |
B.e、f两点的振动介于加强点和减弱点之间 |
C.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 |
D.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位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 |
如图12-6-5所示是水平面上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在某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 cm,波速为2 m/s,波长8 cm,E点是B、D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图12-6-5
A.A、C两点处两质点是振动加强点 B.B、D两处两质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是4 cm
C.E点处质点是振动加强的点 D.经0.02 s,B处质点通过的路程是8 cm
当两列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 B.质点P的振幅最大 |
C.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 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