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实验,他根据所测量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像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乙图像是正确的 |
B.甲、丙图像是曲线,肯定误差太大 |
C.甲、丙为线性元件,乙为非线性元件 |
D.甲、乙、丙三个图像都可能是正确的,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
(多选)一只标有“220 V 60 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 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肯定不符合实际的是( )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据R=可知,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
B.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加在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
C.据ρ=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导体的电阻R皆无关 |
如图所示,R1和R2是同种材料、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1的尺寸比R2的尺寸大.在两导体上加相同的电压,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 |
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 |
C.R1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于R2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
D.R1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小于R2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
关于电阻的定义式和决定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
C.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 |
D.用来制作电阻温度计的材料,其电阻率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如图所示,均匀的长方形薄片合金电阻板abcd,ab边长为L1,ad边长为L2,当端点1、2或3、4接入电路时,R12∶R34是( )
A.L1∶L2 | B.L2∶L1 | C.1∶1 | D. |
某同学做三种导电元件的导电性实验,他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种元件的I-U图像,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乙图正确 |
B.甲、丙图的曲线肯定是偶然误差太大 |
C.甲、丙不遵从欧姆定律,肯定不可能 |
D.甲、乙、丙三个图象都可能正确,并不一定有较大误差 |
在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位置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
B.实验中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取得多组U和I的值,然后求出平均电阻 |
C.实验中电流不能太大,以免电阻率发生变化 |
D.应选用毫米刻度尺测整根金属丝的长度三次,然后求出平均长度l |
如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和b串联接入电路时,P向右移动电流增大 |
B.b和c串联接入电路时,P向右移动电流减小 |
C.b和d串联接入电路时,P向右移动电流增大 |
D.a和c串联接入电路时,P向右移动电流增大 |
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根导线截去一半,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一半 |
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导电能力的强弱,并且与温度有关 |
C.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
D.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及横截面积有关 |
下列关于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
B.电阻率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
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
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标准电阻 |
一只白炽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1Ω,当这只灯泡停止发光一段时间后的电阻应是( )
A.大于121Ω | B.小于121Ω | C.等于121Ω | D.无法判断 |
现将一根导线均匀拉长,使导线的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此时它的电阻为32Ω,则可知导线原来的电阻为( )
A.16Ω | B.8Ω | C.2Ω | D.1Ω |
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
B.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
C.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 |
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
额定电压为U0的电灯,其均匀灯丝常温下的电阻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若将灯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
B.常温下,若将灯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 |
C.给灯丝加上从0到U0逐渐增大的电压,其比值不变 |
D.将灯丝温度降低到接近绝对零度时其电阻会突变为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