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阻值。
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
A、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l,
B、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 ,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
C、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_______。
②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l=4.80 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电源电动势 E=_____V,电阻R2=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l,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于相应的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这种做法与甲同学的做法比较,由于电压表测得的数据范围___________(选填“较大”、“较小”或“相同”),所以___________同学的做法更恰当些。
分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一圆柱形小零件的长和直径时如下图所示,读出游标卡尺示数为__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示数为__________cm
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与原线圈回路中的负载电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一定交变电压后,两电阻的电功率之比
=___________,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___________。
图1
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 R x ( 阻值约 4 Ω);
电压表: (量程 3 V,内阻约 3 kΩ);
电流表: (量程 0.6 A,内阻约 0.2 Ω)
(量程 3 A,内阻约 0.05 Ω)
电源: E 1 (电动势 3 V,内阻不计); E 2 (电动势 12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 R (最大阻值约 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 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均填器材代号),
在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电器元件Z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U/V |
0.00 |
0.20 |
0.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I/A |
0.000 |
0.050 |
0.100 |
0.150 |
0.180 |
0.195 |
0.205 |
0.215 |
现备有下列器材:
A.内阻不计的6V电源;
B.量程为0~3A的内阻可忽略的电流表;
C.量程为0~0.3 A的内阻可忽略的电流表;
D.量程为0~3V的内阻很大的电压表;
E.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3A的滑动变阻器;
F.电键和导线若干。
(1)这个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2)请你从下面的实验电路图中选出最合理的一个( );
(3)利用表格中数据绘出的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分析曲线可知该电器元件Z的电阻随U变大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把用电器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150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2V,则定值电阻R0
|
阻值为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V,额定电流约为0.5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并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和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
B.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1![]() |
C.电压表V2:量程为0~15V,内阻约为4![]() |
D.电流表A1:量程为0~3A,内阻约为0.1![]() |
E. 电流表A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6
F.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10Ω,额定电流为1.0A
G.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50Ω,额定电流为1.0A
H. 开关S,导线若干
① 实验中使用的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② 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你不要改动已连接的导线,在下面的实物连接图中把还需要连接的导线补上.闭合开关前,应使变阻器滑片放在最 (填“左”或“右”)端.
③.实验中得到的其中一组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请将该组数据标记在U-I坐标中,其余实验数据已标记在坐标中,请你画出小灯泡的U-I图线.并简述该图线不是直线的主要原因
|
④.若将实验中的小灯泡接在电动势是1.5V、内阻是1.0的电池两端,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20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Rx=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x1和Rx2,则 (选填“Rx1”或“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x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若电压表V的内阻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0Ω,测电阻Rx的阻值应采用 (选填“内接法”“外接法”或“内外接均可以”)求得真实值(忽略读数误差).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则安培表A1的读数 安培表A2的读数;安培表A1的偏转角 安培表A2的偏转角; 伏特表V1的读数 伏特表V2的读数;伏特表V1的偏转角 伏特表V2的偏转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将阻值为16 Ω的均匀电阻丝变成一闭合圆环,在圆环上取Q为固定点,P为滑键,构成一圆形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要使Q、P间的电阻先后为4 Ω和3 Ω,则对应的θ角应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
一个定值电阻,其阻值约在40~50Ω之间,现需要测量其阻值。给出的实验器材有: 电池组 E:电动势9V,内阻约为0.5Ω
电压表V:量程0~10V,内阻20kΩ
电流表A1:量程0~50mA,内阻约为20Ω
电流表A2:量程0~300mA,内阻约为4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700Ω,额定电流0.1A
电键S、导线若干
如上图所示,有两种电路可供选择。测量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所用的电流表应为 (填代号)滑动变阻器应为 (填代号),实验应选图 所示的电路图。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1.010m。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mm;
(2)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的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直流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很小;
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为0.125Ω;
电流表A2:量程0~3.0A,内阻约为0.025Ω;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为3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
开关、导线等。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_______,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______;
(3)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如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4)若根据伏安法测出电阻丝的电阻为Rx=4.2Ω,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__Ω·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为了描绘标有“3V,0.4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灯泡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所给器材如下:A.电流表(0~200mA,内阻0.5Ω) B.电流表(0~0.6A,内阻0.01Ω) C.电压表(0~3V,内阻5kΩ) D.电压表(0~15V,内阻50kΩ) E.滑动变阻器(0~10Ω,0.5A) F.滑动变阻器(0~1kΩ,0.1A) G.电源(3V) 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为了完成上述实验,实验中应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虚线框中画出完成此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并将实物按电路图用导线连好.
(3)此实线描绘出的I—U图线是 (填“曲线”或“直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V的电压表 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9.9Ω),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5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
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
④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 1"或"R 2").
(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
(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填正确答案标号).
A. |
|
B. |
|
C. |
|
D. |
|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约为
,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
,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
,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
计算得出,式中
与
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
和
,则 (填“
”或“
”)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 Ω。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有a和b两个接线柱,把电阻丝拉直后固定在接线柱a和b上。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带有接线柱c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 V,内阻约1 Ω);
电压表V1(量程0~15 V,内阻约50000 Ω);
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约20000 Ω);
电阻箱R(0~999.9 Ω);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
B.将选用的实验器材,按照图甲连接实验电路; |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 |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达到某一合适的值,然后断开开关。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再次达到刚才的值。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F.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1)某次测量电阻丝直径d时,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mm;
(2)实验中电压表应选择______(填“V1”或“V2”);
(3)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0,在L轴的截距为L0,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写出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ρ=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4)如果另一组同学做本实验时,选用器材完全相同,但调整电压表的值不同,得出的金属丝的电阻率是否相同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