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有一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abcd,其边长为l、质量为m,金属线框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虚线框a′b′c′d′内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开始时金属线框的ab边与磁场的d′c′边重合。现使金属线框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滑入磁场区域,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此时金属线框的dc边与磁场区域的d′c′边距离为l。在这个过程中,金属线框产生的焦耳热为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块平行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两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连。当开关闭合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两板间的M点。则

A.当开关闭合时,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
B.当开关闭合时,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
C.开关再断开后,若减小两板间距,液滴仍静止
D.开关再断开后,若增大两板间距,液滴将下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与副线圈的匝数n2之比为10 : 1。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如图2所示的正弦式电流,两个2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副线圈两端。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则
 

A.原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
B.原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约为70.7V
C.电压表的读数为5.0V
D.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5V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粗糙绝缘水平面的A、B两处,分别固定着两个带相等电荷量的正点电荷,A、B相距4 L,O点是AB连线的中点,a、b是AB连线上的两点,且aO=bO=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以初动能Eko从a点出发,沿直线向B点运动,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点时动能为3Eko,第一次到达6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题中L、Eko、q和重力加速度g均为已知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两点电荷的电荷量、静电力常量题中均未知,故无法计算出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B.因两点电荷的电荷量、静电力常量题中均未知,故无法计算出电场中b、O两点的电势差
C.从题中数据可以确定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小滑块第一次从a到O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小滑块增加的机械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5,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为氖泡在两端电压达到100V时开始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开关接通后,氖泡的发光频率为100Hz
B.开关接通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00 V
C.开关断开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开关断开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势最低
B.X2点的电势最高
C.X1和- X1两点的电势相等
D.该电场是等量负电荷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沿中垂线向两侧外移形成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拉第曾做过如下的实验:在玻璃杯侧面底部装一导体柱并通过导线与电源负极相连,直立的细圆柱形磁铁棒下端固定在玻璃杯底部的中心,往杯内加入水银。在玻璃杯的正上方O点吊一可自由摆动或转动的直铜棒,铜棒的上端与电源的正极相接,下端浸入玻璃杯中的水银中。由于水银的密度比铜大,铜棒会倾斜地与水银相连,此时铜棒静止,如图所示。这样,可动铜棒、水银、导电柱和电源就构成了一个回路。闭合开关S,则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铜棒与闭合S前相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且仍静止
B.铜棒与闭合S前相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增大些但仍可静止
C.铜棒与闭合S前相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会减小些但仍可静止
D.铜棒会以磁铁棒为轴转动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1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测试物理部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正弦交流电源两端的u-t图象。原、副线圈匝数比n:n2=10 :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 A,则         (   )

A.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B.变压器输出端所接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变压器输出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D.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220W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20 Ω,R2=30 Ω,C为电容器,已知通过R1的正弦式电流如图乙所示,则:

A.交变电流的频率为0.02 Hz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 V
C.电阻R2的电功率约为6.67 W
D.通过R3的电流始终为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均为可变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两平行金属板MN中有一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为使带电液滴向上加速运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增大R1 B.减小R2
C.减小R3 D.增大MN间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AB两极板水平放置,A在上方,B在下方,现将其和二极管串联接在电源上,已知A和电源正极相连,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一带电小球沿AB 中心水平射入,打在B极板上的N点,小球的重力不能忽略,现通过上下移动A板来改变两极板AB间距(两极板仍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小球带正电,当A B间距增大时,小球打在N的右侧
B.若小球带正电,当A B间距减小时,小球打在N的左侧
C.若小球带负电,当A B间距减小时,小球可能打在N的右侧
D.若小球带负电,当A B间距增大时,小球可能打在N的左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灯泡的电流强度随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则根据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灯泡的电阻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加而减小
B.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着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欧姆定律对小灯泡不适用
D.如果把三个这种相同的灯泡串联后,接到电压恒为12V的电源上,则流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为0.4A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图右图中,甲、乙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的电路图,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乙图的接法叫电流表的内接法
B.甲图中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乙图中电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甲图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V
D.乙图中灯泡电阻的精确值应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和B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极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开始时开关S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在a处,此时绝缘线向右偏离竖直方向。(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带负电
B.当滑动头从a向b滑动时,细线的偏角θ变大
C.当滑动头从a向b滑动时,电流表中有电流,方向从上向下
D.当滑动头停在b处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大于滑动头在a处时

电源的输出功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若要使该电容器的电容变为2C,则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只把电容器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
B.只把电容器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
C.只把电容器两极板间距变为原来的2倍
D.只把电容器两板的正对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