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其内阻为r,L为小灯泡(其灯丝电阻可视为不变),R1.R2为定值电阻,R3为光敏电阻,其阻值大小随所受照射光强度的增大而减小,V为理想电压表.若将照射R3的光的强度减弱,则(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变大 |
C.通过R2的电流变小 | D.电源内阻的功率变小 |
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
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
的电流表。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
,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
的电阻与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然后利用一标准毫安表,根据图(a)所示电路对改装后的电表进行检测(虚线框内是改装后的电表)。
(1)根据图(a)和题给条件,将(b)中的实物连接。
(2)当标准毫安表的示数为 时,微安表的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以推测出改装的电表量程不是预期值,而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 B. C. D.
(3)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大于
B.微安表内阻测量错误,实际内阻小于
C.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小
D.R值计算错误,接入的电阻偏大
(4)要达到预期目的,无论测得的内阻值是都正确,都不必重新测量,只需要将阻值为R的电阻换为一个阻值为kR的电阻即可,其中k=。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下移动时,关于电灯L的亮度及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Q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L变暗,Q增大 | B.L变暗,Q减小 | C.L变亮,Q增大 | D.L变亮,Q减小 |
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 E是电池; 、 、 、 和 是固定电阻, 是可变电阻;表头 的满偏电流为250 ,内阻为 。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V挡和5V挡,直流电流1mA挡和2.5mA挡,欧姆 挡。
(1)图(a)中的A端与__________(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
(2)关于 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使用多用电表之前,调整 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
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 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
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 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
(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相连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__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__;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2V,R1=R2=R3=1Ω,当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
(1)流过R1和R2的电流;
(2)电源的路端电压和内电阻;
(3)若S断开,电压表的示数变为多少?
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当要求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 C时,系统报警。提供的器材有:热敏电阻,报警器(内阻很小,流过的电流超过 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直流电源(输出电压为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 ),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 ),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在室温下对系统进行调节,已知 约为 约为 ;流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 时,报警器可能损坏;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 时阻值为 。
(1) 在答题卡上完成待调节的报警系统原理电路图的连线。
(2)在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 (填 或" ") 。
(3)按照下列步骤调节此报警系统:
①电路接通前, 需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 根据实验要求, 这一阻值为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_ (填"a"或"b") 端附近,不能置于另一端的原因是 。
②将开关向 (填 "c"或 "d") 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直至 。
(4)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 将开关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两板间的距离为d,上板带正电,电量为Q,下板带负电,电量也为Q,它们产生的电场在很远处的电势为零.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小球用一绝缘刚性杆相连,小球的电量都为q,杆长为l,且l<d.现将它们从很远处移到电容器内两板之间,处于图示的静止状态(杆与板面垂直),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两个小球所做总功的大小等于多少?(设两球移动过程中极板上电荷分布不变)( )
A.![]() |
B.0 | C.![]() |
D.![]()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探究在25℃-80℃范围内某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所用器材有:置于温控室(图中虚线区域)中的热敏电阻RT,其标称值(25℃时的阻值)为
:电源E(6V,内阻可忽略):电压表 (量程
):定值电阻R0(阻值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
):电阻箱R2(阻值范围0-
):单刀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
实验时,先按图(a)连接好电路,再将温控室的温度t升至80.0℃,将S2与1端接通,闭合S1,调节R1的滑片位置,使电压表读数为某一值Us:保持R1的滑片位置不变,将R2置于最大值,将S2与2端接通,调节R2,使电压表读数仍为Us:断开S1,记下此时R2的读数,逐步降低温控室的温度t,得到相应温度下R2的阻值,直至温度降到25.0°C,实验得到的R2-t数据见下表。
t/℃ |
25.0 |
30.0 |
40.0 |
50.0 |
60.0 |
70.0 |
80.0 |
R2/Ω |
900.0 |
680.0 |
500.0 |
390.0 |
320.0 |
270.0 |
240.0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闭合S1前,图(a)中R1的滑片应移动到________ (填“a”或“b”)端;
(2)在图(b)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表中所给数据点,并做出R2-t曲线:
(3)由图(b)可得到R1,在25℃-80°C范围内的温度特性,当t=44.0℃时,可得R1=________Ω;
(4)将Rt握于手心,手心温度下R2的相应读数如图(c)所示,该读数为________Ω,则手心温度为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 B.I变小,U变小 | C.I变小,U变大 | D.I变大,U变小 |
某同学用图(a)所示电路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用器材有:小灯泡(额定电压2.5 V,额定电流0.3 A)、电压表(量程300 mV,内阻300 Ω)、电流表(量程300 mA,内阻0.27 Ω)定值电阻 R 0、滑动变阻器 R 1(阻值0~20 Ω)、电阻箱 R 2(最大阻值9 999.9 Ω)、电源 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完成下列填空:
(1)有3个阻值分别为10 Ω、20 Ω、30 Ω的定值电阻可供选择,为了描绘小灯泡电流在0~300 mA的 U- I曲线, R 0应选取阻值为______Ω的定值电阻;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变阻器的________(填" a"或" b")端;
图(b)
(3)在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较小时,将电阻箱 R 2的阻值置零,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U、 I,结果如图(b)所示。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10 mA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_Ω(保留1位有效数字);
(4)为使得电压表满量程时对应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该同学经计算知,应将 R 2的阻值调整为_________Ω。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 R 1,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U/mV |
24.0 |
46.0 |
76.0 |
110.0 |
128.0 |
152.0 |
184.0 |
216.0 |
250.0 |
I/mA |
140.0 |
160.0 |
180.0 |
200.0 |
220.0 |
240.0 |
260.0 |
280.0 |
300.0 |
(5)由图(b)和上表可知,随流过小灯泡电流的增加,其灯丝的电阻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该同学观测到小灯泡刚开始发光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160 mA,可得此时小灯泡电功率 P 1=________W(保留2位有效数字);当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300 mA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P 2,则 =____________(保留至整数)。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 ,内阻大约为 )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 、 (其中一个阻值为 ,另一个阻值为 );电阻箱 (最大阻值为 );电源 (电动势约为 );单刀开关 和 。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
① 的阻值为 (填"20"或"2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 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 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 的阻值置于 ,接通 。将 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 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 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 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将电阻箱 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 的阻值置于 时,在接通 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 (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
某小组利用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硅二极管在恒定电流条件下的正向电压U与温度t的关系,图中V 1和V 2为理想电压表;R为滑动变阻器,R 0为定值电阻(阻值100 Ω);S为开关,E为电源。实验中二极管置于控温炉内,控温炉内的温度t由温度计(图中未画出)测出。图(b)是该小组在恒定电流为50.0μA时得到的某硅二极管U-I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保证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50.0μA,应调节滑动变阻器 R , 使电压表V 1的示数为 U 1=________mV;根据图(b)可知,当控温炉内的温度 t升高时,硅二极管正向电阻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电压表V 1示数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应将 R的滑片向________(填"A"或"B")端移动,以使V 1示数仍为 U 1。
(2)由图(b)可以看出 U与 t成线性关系,硅二极管可以作为测温传感器,该硅二极管的测温灵敏度为 =________×10 -3V/℃(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L(额定电压3.8V,额定电流0.32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3kΩ);电流表A(量程0.5A,内阻0.5Ω);固定电阻R0(阻值100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0~9.0Ω);电源E(电动势5V,内阻不计);开关S;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0~3.8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用另一电源E0(电动势4V,内阻1.00Ω)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S,在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_______W,最大功率为________W.(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实验方案对实验测量的精度有直接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对"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干电池一节(电动势约 ,内阻小于 ;
电压表 (量程 ,内阻约 ;
电流表 (量程 ,内阻约 ;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为 ;
定值电阻 (阻值 ;
定值电阻 (阻值 ;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流表示数逐渐接近满偏,记录此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利用实验数据在 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电压表分流 .干电池内阻较小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较小 .电流表内阻较小
(2)针对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比较小的问题,该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改进了实验方案,重新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
0.08 |
0.14 |
0.20 |
0.26 |
0.32 |
0.36 |
0.40 |
|
1.35 |
1.20 |
1.05 |
0.88 |
0.73 |
0.71 |
0.52 |
请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丁的坐标纸上已标出后3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请在坐标纸上标出前4组数据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图象。
②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所选的定值电阻为 (填" "或" " 。
③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请在图丙上按照改进后的方案,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间为一匀强电场,A、B相距6cm,C、D为电场中的两点,C点在A板上,且CD=4cm,CD连线和场强方向成60°角.已知电子从D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3.2×10﹣17J,电子电量为1.6×10﹣19C.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
(3)若A板接地,D点电势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