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并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做出了
图线,如图2所示,由此图线可知重力加速度为 。
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A.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 ;(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a.长度接近1m的细绳
b. 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e.最小刻度为1cm的米尺
f.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
B.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C.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
② 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
A.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 s;
B.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摆球的密度应选得 些(填“大”或“小”),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11左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14右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______s.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测得摆线长,小球直径D,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t,则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
②实验中如果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
A.把摆线的长度![]()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 |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 |
D.摆球的质量过大 |
③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通过多次改变摆长,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用k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 B.长30m左右的细绳; |
C.直径2 cm的铅球; | D.直径2cm的铁球; |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摆线偏离竖直线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用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的(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某实验小组拟用甲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毫米刻度尺、带滑轮的木板、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细线质量不计且不可伸长,装满有色液体后,漏斗和液体质量相差不大)等。实验前,在控制液体不漏的情况下,从漏斗某次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测得之后漏斗第100次经过最低点共用时100秒;实验中,让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做微小振幅摆动,漏斗漏出的液体在纸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①该单摆的周期是 s;
②图乙是实验得到的有液体痕迹并进行了数据测量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滑块的加速度为 m/s2;(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③用该实验装置测量滑块加速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单摆的摆长,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
次所用的时间为
,进而算出周期
。
(1)该同学测得的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A.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实验中误将51次全振动计为50次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 |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并测出相应的周期
,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
和
的数值,再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
。则重力加速度
。(用
和有关常量表示)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 “甲”或“乙”)。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 。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Δt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有下列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不定项)
A.取长度约1m的细线,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栓一个小铁球
B.测出细线的长度即为单摆的摆长L
C.使小铁球离开其平衡位置约30cm的距离,将其静止释放
D.待小铁球摆动稳定后,当小铁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E.开始计时时记为1,当小铁球第50次经过平衡位置停止计时,所测时间为50个周期(t=50T)
(2)若某次测量时间结果如图所示,则秒表的读数是
(3)若测出的g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原因是 (不定项)
A.小球的质量偏大
B.用摆线的长度当作摆长
C.将实际振动n次数误记为(n+1)次
D.摆线上端没有系牢,摆动过程因松动而使摆线变长 s。
(10分)(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a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b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b中的Δt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1.5s,则
(1)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π2=9.86)
(2)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线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用k表示)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①(单选题)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选项前字母).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在改变摆长时方便调节摆长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②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单摆摆长为 m.
③(单选题)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选项前字母)
A.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B.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某高楼顶上吊下一根长绳,现给你一块秒表,一把只有几米长的米尺,一个带钩的重球,你能测出楼高吗?
(1)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摆球质量过大
B.单摆振动时振幅较小
C.测量摆长时,只考虑了线长,忽略了小球的半径
D.测量周期时,把n个全振动误认为(n+1)个全振动,使周期偏小
(2)在演示简谐运动图象的沙摆实验中,使木板沿直线OO′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木板上显示出如图乙所示曲线,A.B.C.D均为直线OO′上的点,测出 ="16" cm,
="48" cm,摆长为64 cm(可视为不变),摆角小于5°,则该沙摆的周期为______s,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
_ m/s2(g取10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