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2012年6月18 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官一号目标发生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形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都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增加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同步,因此同步卫星的高度和线速度大小是一定的
②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虽被确定,但高度和线速度可以选择,高度增加,线速度增大,高度降低,线速度减小
③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定点在赤道上空,相对地面静止不动
④周期是24小时的卫星一定是同步卫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与“嫦娥一号”的探月轨道不同,“嫦娥三号”卫星不采取多次变轨的方式,而是直接飞往月球,然后再进行近月制动和实施变轨控制,进入近月椭圆轨道。现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已知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之间的距离约为r =3.8×l05km,月球半径R=l.7×l03 km,地球的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在探测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

A.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时动能最小
B.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3.8×l04 km时动能最小
C.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3.42×l05km时动能最小
D.探测器距月球中心距离为1.9×l05 km时动能最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卫星的发射速度处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赤道上物体的加速度
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4π2mR/T2
D.卫星距地心的距离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黑体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神州十号飞船中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执教,在太空中王亚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太空仓中演示的悬浮的水滴。关于悬浮的水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一定大于7.9 km/s
B.水滴处于平衡状态
C.水滴处于超重状态
D.水滴处于失重状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13年2月16日凌晨,直径约45米、质量约13万吨的小行星“2012DA14”,以大约每小时2.8万公里的速度由印度洋苏门答腊岛上空掠过。与地球表面最近距离约为2.7万公里,这一距离已经低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但对地球的同步卫星几乎没有影响,只是划过了地球上空。这颗小行星围绕太阳飞行,其运行轨道与地球非常相似,根据天文学家的估算,它下一次接近地球大约是在2046年。假设图中的P、Q是地球与小行星最近时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日地平均距离约为15000万公里)

A.小行星对地球的轨道没有造成影响,地球对小行星的轨道也没有任何影响
B.只考虑太阳的引力,地球在P点的线速度大于小行星通过Q点的速度
C.只考虑地球的引力,小行星在Q点的加速度大于同步卫星在轨道上的加速度
D.小行星在Q点没有被地球俘获变成地球的卫星,是因为它在Q点的速率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的运行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高度距离地面约340km,则关于飞船的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船处于平衡状态
B.地球对飞船的万有引力提供飞船运行的向心力
C.飞船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飞船运行的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埃隆·马斯克首次对媒体透露了在火星建立社区的“火星移民”计划。假设火星移民通过一代又一代坚韧不拔的努力,不仅完成了“立足”火星的基本任务,而且还掌握了探测太空的完整技术。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0,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的最小发射速度为v,则火星人在火星上发射人造火星卫星时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1.5倍.根据以上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的小
B.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长
C.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D.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v=时,需要做一些假设和选择一些理论依据,下列必要的假设和理论依据有  (  ).

A.卫星做半径等于2倍地球半径的匀速圆周运动
B.卫星所受的重力全部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
C.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仅有一部分作为其所需的向心力
D.卫星的运转周期必须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某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v1,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 B. C. D.gr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我国登月计划的实施,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已不是梦想;假如我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并在月球表面附近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v0/t
B.月球的质量为
C.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获得的速度就可能离开月球表面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D.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绕行周期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6”,其直径约为地球的2.4倍.至今其确切质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假设该行星的密度和地球相当,根据以上信息,估算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  )

A.3.3×103 m/s B.7.9×103 m/s
C.1.2×104 m/s D.1.9×104 m/s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于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实现“落月”的新阶段。若已知引力常量G,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1、周期T1,“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环月轨道(见图)半径r2、周期T2,不计其他天体的影响,则根据题目条件可以(     )

A.求出“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的质量
B.求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C.求出地球的密度
D.得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 宇宙概观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