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子的衍射现象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B.235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
C.原子核内部某个质子转变为中子时,放出β射线
D.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C.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
D.发生β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

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光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  )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德布罗意是历史上第一个实验验证了物质波存在的人
D.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的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β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γ射线强
B.电子的衍射图样表明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C.的半衰期是1小时,质量为m的经过3小时后还有没有衰变
D.对黑体辐射的研究表明,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极大值所对应的电磁波的频率不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光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C.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数量级为m
D.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和5.44×1011,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A. 波长 B. 频率 C. 能量 D. 动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B.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量同时变大,同时变小
C.爱因斯坦在对黑体辐射的研究中提出了能量子的观点
D.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发现光具有波动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概率波
B.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内部结构的是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
C.电磁波的波长等于波速与频率的乘积
D.按波尔的理论,氢原子从基态E1跃迁到第一激发态E2时需要吸收光子,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E2-E1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________.

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
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
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
D.利用晶体做电子束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
B.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我们不易观察到的原因是因为其波长太小
C.电子有波动性,质量较大的中子和质子没有波动性
D.德布罗意因为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 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 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方程式是重核裂变反应方程
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
D.德布罗意首先提出了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E.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对应的波长为,若用波长为(>)的单色光做该实验,会产生光电效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三个给5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D.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E.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F.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加速度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U),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