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获得了重要发现: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
C.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
D.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 |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和对放射性的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玛丽·居里夫妇首先发现的 |
B.说明了原子核不是单一的粒子 |
C.γ射线伴随α射线或β射线而产生 |
D.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时发出三种射线 |
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Rn+xα+xβ,其中( )
A.x=1,y=3 | B.x=2,y=3 |
C.x=3,y=1 | D.x=3,y=2 |
静止的氡核Rn放出α粒子后变成钋核Po,α粒子动能为Eα.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变为反冲核和α粒子的动能,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 )
A.· | B.0 |
C.· | D.· |
有一种衰变叫EC衰变,EC衰变发生于核内中子数相对过少的放射性原子核.核内的一个质子()可以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并放射出一个中微子而转变为一个中子().经过一次EC衰变后原子核的( )
A.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减少1 | B.质量数增加1,原子序数不变 |
C.质量数不变,原子序数不变 | D.质量数减少1,原子序数减少1 |
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不计射线粒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打在图中a、b、c三点的依次是射线、射线和射线 |
B.射线和射线的轨迹是圆弧 |
C.射线和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 |
D.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
B.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减小 |
C.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 |
D.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要吸收光子 |
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
A.1036 kg | B.1018 kg | C.1013 kg | D.109 kg |
关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通过天然放射性现象得出來的 |
B.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做原子核 |
C.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
D.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旋转 |
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放射性衰变 ①、②和③依次为( )
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 | 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
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 |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
原子核A发生α衰变后变为原子核,原子核B发生β衰变后变为原子核,已知原子核A和原子核B的中子数相同,则两个生成核X和Y的中子数以及a、b、c、d的关系可能是( )
A.X的中子数比Y少1 |
B.X的中子数比Y少3 |
C.如果,则 |
D.如果,则 |
在β衰变中常伴有一种称为“中微子”的粒子放出,1953年物理学家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系统,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进行核反应,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中微子与水中的发生核反应,产生中子()和正电子(),核反应方程为:中微子+→+。由此可以判定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是
A.0、0 | B.0、1 | C.1、0 | D.1、1 |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若产生的核能全部被光子带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A.核反应方程是 |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
C.辐射出光子的能量 |
D.光子的波长 |
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聚变为1个氦核()的热核反应,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
B.方程中的X表示正电子() |
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
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