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聚变结合成一个氘核,同时辐射一个光子。已知质子、中子、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m3,普朗克常量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是 |
B.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
C.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 |
D.光子的波长 |
静止的氮核被速度是v0的中子击中生成甲、乙两核。已知甲、乙两核的速度方向同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一致,甲、乙两核动量之比为1:1,动能之比为1:4,它们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做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为1:6。问:甲、乙各是什么核?写出核反应方程(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如图 (a)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b)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b)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 )
A.α射线 | B.β射线 |
C.γ射线 | D.三种射线都可以 |
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 |
B.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
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 |
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复杂结构的 |
在 的核反应中,要 (填“吸收”或“放出”)2.22 Mev的能量,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中子和质子结合成氘核时,质量亏损为△m,相应的能量△E=△mc2=2.2MeV是氘核的结合能,则可知用能量大于2.2MeV的光子照射静止氘核时,氘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 |
B.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
C.1911年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中,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D.已知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为ν0,则当用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ν0 |
E.β衰变现象表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用粒子轰击时,得到,同时放出一种粒子,关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来自于原子核 |
B.它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 |
C.它垂直进入磁场中不发生偏转 |
D.它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光子 |
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C.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长 |
D.按照波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 |
B.衰变释放的射线中,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
C.日本后来向反应堆灌注海水,既可以降温,也减慢衰变速度,从而控制核污染 |
D.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更大 |
关于我国现已建成的核电站,下列说法中正确说法是 ( )
A.发电的能量来自于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
B.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
C.当控制棒插入反应堆的深度增大时链式反应速度加快 |
D.当控制棒插入反应堆的深度减小时链式反应速度减慢 |
卢瑟福在1919年以α粒子撞击氮原子核,产生核反应。该反应生成两种粒子,其中一种为,则另一种粒子为 ( )
A.电子 | B.中子 | C.质子 | D.氘核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先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进行了验证 |
B.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释放出的电子来源于原子核 |
C.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不仅具有能量,同时还具有动量 |
D.单个光子只有粒子性,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 |
关于原子核的衰变、聚变和裂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半衰期越短,衰变越慢 |
B.核聚变和核裂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 |
C.Th经过一次α衰变后变成Pb |
D.核反应堆中插入镉棒为了增大核裂变的反应速度 |
关于放射性物质,以下正确的认识是( )
A.放射线就是电磁波 |
B.放射线是不带电的粒子流 |
C.其半衰期与温度有关 |
D.其半衰期与外界条件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