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在美国和欧洲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原计划的铱卫星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 km的太空轨道上建立的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列与化学元素铱原子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图景类似,所以简称为铱星系统。自然界中有两种铱的同位素,质量数分别为191和193,则 ( )
A.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比为191∶193 |
B.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之比为57∶58 |
C.这两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之比为191∶193 |
D.这两种同位素的质子数之比为57∶58 |
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放射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粒子离开原子核时的速度为,则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率等于( )
A. | B. | C. | D.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可能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可能轨道的过程中( )
A.辐射光子,获得能量 | B.吸收光子,获得能量 |
C.吸收光子,放出能量 | D.辐射光子,放出能量 |
在氢原子中,电子绕核在各个可能轨道上运动的能量,包括电势能和动能两部分,当电子从离核较近的轨道向离核较远的轨道跃迁过程中( )
A.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原子能量不变 |
B.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减小 |
C.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原子能量增大 |
D.电势能增大,动能增大,原子能量增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力只是质子与中子之间的作用力 |
B.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
C.核内中子可转化为质子 |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的测定,推算出该岩石中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的一半。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由此推断,地球的年龄大致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不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 |
B.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任意两个核子之间都存在核力作用 |
C.β衰变说明了β粒子(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
D.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发现了质子 |
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C.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连续谱 |
D.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 |
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
数Z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⑴如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会吸收核能
⑵如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会释放核能
⑶如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一定会吸收核能
⑷如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一定会释放核能
A.⑴⑷ | B.⑵⑷ | C.⑵⑶ | D.⑴⑶ |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设法探寻“反物质”。所谓“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设α粒子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q,若有反α粒子,它的质量应为____________,电荷量应为____________。
元素除天然的外,还可以通过合成的方法获得新的人造元素,如1996年德国的达姆施特重离子研究所就合成了一种新的人造元素,它是由撞入一个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出一个中子后而形成的,则该新元素的 ( )
A.原子序数为113 | B.原子序数为112 |
C.中子数为165 | D.核子数为278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判断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并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所示的平面示意图中,①、②两条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则沿③所示方向射向原子核的α粒子可能的运动轨迹为虚线中的 ( )
A.轨迹a | B.轨迹b | C.轨迹c | D.轨迹d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
B.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
α粒子轰击铍后生成,同时放出一种射线,有关这种射线说法错误的是
A.来源于原子核 | B.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
C.在磁场中不偏转 | D.它是一种带电粒子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