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 |
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 |
C.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 |
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侧光的传播速率 |
如图13-4-9所示,a和b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φ,一细光束以入射角θ从P点射入,θ>φ.已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则当光束透过b板后( )
图13-4-9
A.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转φ角 |
B.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φ角 |
C.红光在蓝光的左边 |
D.红光在蓝光的右边 |
雨过天晴,人们常看到天空中出现彩虹,它是由阳光照射到空中弥漫的水珠上时出现的现象.在说明这个现象时,需要分析光线射入水珠后的光路图.一束细光线射入水珠,水珠可视为一个半径为R的球,球心O到入射光线的垂直距离为d,水的折射率为n.
在图13-4-7中画出该束光线射入水珠内经一次反射后又从水珠中射出的光路图.
图13-4-7
一个半径较大的透明玻璃球体,截去其下面的一部分,然后将这一部分放到标准的水平面上,现让单色光竖直射向截面,如图13-4-12所示,在反射光中看到的是( )
图13-4-12
A.平行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 B.环形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
C.只能看到同颜色的平行反射光 | D.一片黑暗 |
如图13-4-11所示,等腰棱镜的顶角为30°,光线MO垂直于AC边射向棱镜,入射光线MO和折射光线ON的反向延长线夹角为30°,则光在这种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这说明( )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不同 | B.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
C.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光速比紫光大 | D.每种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都会分成几种颜色的光 |
等腰三棱镜的顶角是30°.光线垂直于棱镜的一个腰面射入棱镜,从另一面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原来光线30°角,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
A. | B./2 | C./3 | D.3/2 |
图19-4-11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示三棱镜.光线垂直于一个面入射,在底面上发生全反射.由此看出棱镜的折射率不可能是( )
图19-4-11
A.1.7 | B.1.8 | C.1.5 | D.1.36 |
如图19-4-13所示,abc为一全反射棱镜,它的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面上,在ab面上发生全反射.若光线的入射点O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不考虑ab面的反射光线),则( )
图19-4-13
A.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则红光将首先射出 |
B.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逐渐偏转,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则紫光将首先射出 |
C.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红光将首先射出ab面 |
D.使入射光按图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逐渐偏转,紫光将首先射出ab面 |
.图19-4-9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表示三棱镜,光线垂直于一个面入射,在底面上发生全反射.由此看出棱镜的折射率不可能是( )
图19-4-10
A.1.7 | B.1.8 | C.1.5 | D.1.36 |
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这说明( )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的光速不同 |
B.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
C.在同一介质中,红光的光速比紫光大 |
D.每种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都会分成几种颜色的光 |
在研究材料A的热膨胀特性时,可采用如图13-4-7所示的干涉实验法.A的上表面是一光滑平面,在A的上方放一个透明的平行板B,B与A上表面平行,在它们间形成一个厚度均匀的空气膜.现在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同时对A缓慢加热,在B上方观察到B板的亮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当温度为t1时最亮,然后亮度逐渐减弱至最暗;当温度升到t2时,亮度再一次回到最亮,则( )
图13-4-7
A.出现最亮时,B上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加强 |
B.出现最亮时,B下表面反射光与A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后相抵消 |
C.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λ/4 |
D.温度从t1升至t2过程中,A的高度增加λ/2 |
如图13-4-6所示,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板M来检查平面N的上表面的水平情况,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条纹P和Q的情况,这说明( )
图13-4-6
A.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 |
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 |
C.N的上表面A处向下凹陷 |
D.N的上表面B处向下凹陷 |
红、绿、黄三条入射光线,分别沿与三棱镜的底面平行的方向射向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从三棱镜的另一个侧面射出,且出射光线交于三棱镜底边延长线上的三点,三点到三棱镜底边中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则( )
A.s1=s2=s3 | B.s1<s2<s3 |
C.s1>s2>s3 | D.s1>s3>s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