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 点射入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在白光屏上呈现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
A.减弱,紫光 | B.减弱,红光 | C.增强,紫光 | D.增强, 红光 |
(2)如图所示为一巨大的玻璃容器,容器底部有一定的厚度,容器中装一定量的水,在容器底部有一单色点光源,已知水对该光的折射率为,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1.5,容器底部玻璃的厚度为d,水的深度也为d。
求:①这种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速度
②水面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仅考虑直接由光源发出的光线)
一束单色光从真空斜射向某种介质的表面,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介质的折射率等于1.5 |
B.此介质的折射率等于 |
C.入射角小于45°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
D.入射角小于30°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
如图所示,一束由不同频率的单色光a和b组成的细光束,沿半径射入截面为半圆的玻璃砖中,经圆心O沿两个不同方向射出。比较a、b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玻璃中b光传播速度较大 |
B.若让入射光的方向以O点为轴顺时针转动,出射光线最先消失的是b光 |
C.若分别用a、b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则b光在屏上形成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距较大 |
D.若用b光分别在空气和水中进行双缝干涉实验,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则在水中的屏上形成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条纹的间距较大 |
一束单色光由左侧射入盛有清水的薄壁圆柱形玻璃杯,图所示为过轴线的截面图,调整入射角α,使光线恰好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已知水的折射率为,求sin α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是光密介质 |
B.因为水的折射率小于酒精的折射率,所以水对酒精来说是光疏介质 |
C.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
D.同一束光,在光密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边的物体时,看到的物体的像将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低 |
B.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来传播信息 |
C.玻璃裂缝处在光的照射下,看上去比周围明显亮,是由于光的全反射 |
D.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 |
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路返回的情况)。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A.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
B.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
C.如果光从介质a射向介质b发生了全反射,则光在介质a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介质b中的传播速度 |
D.如果光射入和射出玻璃砖的两个平面是平行的,那么射出玻璃砖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来说产生了侧移,并且入射角越大侧移越大 |
水下光源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半径为2m的圆形亮区,水的折射率为 。试确定光源离水面的距离。
全反射是自然界里常见的现象,下列与全反射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只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才能发生全反射 |
B.如果条件允许,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也可能发生全反射 |
C.发生全反射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反射光的能量几乎等于入射光的能量 |
D.只有在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才能发生全反射 |
有a、b两束单色光从空气中平行照射在平行玻璃砖上,它们经玻璃折射后射入空气的光线如图所示。则有关a、b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较大 |
B.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发生干涉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
C.从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 |
D.只有a光才是偏振光 |
下列关于光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中,若紫光能发生全反射,那红光也一定能。 |
C.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中,若红光能发生全反射,那紫光也一定能 |
D.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