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正点电荷电场中有A、B两点,将一电荷量q=+3.2×10-19C的检验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功W=+6.4×10-20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等于( )
A.0.5V B.0.2V C.5V D.2V
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右图所示,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A、EB和φA、φB表示,则( )
A.EA>EB,φA>φB B.EA>EB,φA<φB C.EA<EB,φA>φB D.EA<EB,φA<φB
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两点,一正电荷在它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
A.正电荷在A点的加速度大
B.正电荷从A至B速度减少
C.从A至B,电场力对正电荷做负功
D.正电荷从A至B,电势能增加
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的A、B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和EB,则( )
A.EA>EB
B.EA=EB
C.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量异号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若将一试探正点电荷从虚线上N点移动到M点,则( )
A.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 | B.电荷所受电场力逐渐增大 |
C.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小 | D.电荷电势能保持不变 |
如果在某电场中将5.0×10﹣8C的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6.0×10﹣3J,那么( )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1.2×105V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3.0×10﹣10V
C.若将2.5×10﹣8C的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3.0×10﹣3J的功
D.若将2.5×10﹣8C的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荷将克服电场力做3.0×10﹣3J的功
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 |
B.正电荷逆着电场线移动,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减少 |
C.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减少 |
D.负电荷逆着电场线移动,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减少 |
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AD,BC是以Q为圆心的两段圆弧,正点电荷q沿移动,则该电荷q
A.沿BC运动时不受电场力 |
B.沿DA运动时电场力不做功 |
C.在B点时的电势能比在D点时的小 |
D.在A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比在C点时的小 |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
B.2、3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
C.1、2两点的电势相等 |
D.2、3两点的电势相等 |
电场中有A、B两点,把某点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负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荷是正电荷,则电势能减少
B.该电荷是正电荷,则电势能增加
C.该电荷是负电荷,则电势能增加
D.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但不能判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
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
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
D.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q成反比 |
B.由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q成反比 |
C.由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
D.公式,其中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无关 |
如图所示,a、b和c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a和c的电势分别为U和U,a、b 的电势差等于b、c的电势差.一带电粒子从等势面a上某处以速度υ释放后,仅受电场力作用而运动,经过等势面c时的速率为2υ,则它经过等势面b时的速率为( )
A.υ | B.υ | C.υ | D.1.5υ |
标有“8 V, 6.4 W”和“8 V ,20 W”字样的a、b两只灯泡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C点接地.如果将电路中a、b两灯的位置互换,则
A.BC两点的电势差增大 | B.BC两点的电势差减少 |
C.两灯的亮度不改变 | D.a灯变暗,b灯变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