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心,B为连线上距A为d的一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距A也为d的一点,关于三点的场强大小、电势高低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
某导体置于电场后周围的电场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电场线,实线表示等势面,A、B、C为电场中的三个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 |
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
C.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
D.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
在点电荷 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移到电场中的A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分别为:
A. | B. |
C. | D. |
如图甲所示,AB是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出发,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位置的电势随距A点的距离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在A、B两点的速度vA<vB
B.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EpA<EpB
C.A、B两点的电势A<B
D.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EB
如图所示,MN是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到b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带电粒子从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
B.负点电荷一定位于M点左侧 |
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
D.带电粒子在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
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B两点电场强度EA、EB及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A、B之间的关系为( )
A.EA=EB B.EA<EB C.A=B D.A>B
在一点电荷Q电场中有一点P,今将另一点电荷q= - 2.0×10c从无穷远处移到P点,电场力做了2.0×10J的功。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P点的电势为 V。Q点电性为 电荷。
如图,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某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
A.电场力FA<FB
B.电场强度EA = EB
C.电势 UA>UB
D.电势能EA<EB
关于场强和电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E=F/q可知,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 |
B.由U=Ed可知,匀强电场中E恒定,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 |
C.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
D.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当它在电场中移动时,若电场力作正功,它一定从电势能大的地方移动到电势能小的地方 |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a、b、c、d为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d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c连线与电场线垂直。则( )
A.a、c两点的场强相同 |
B.b点的场强大于a点的场强 |
C.da间的电势差大于ab间的电势差 |
D.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等于在c点的电势能 |
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2V、8V和12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E、F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0V、4V和 0V
B.D、E、F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2V、8V和 2V
C.电荷量为1.6×10-19C的正点电荷在D点的电势能为1.6×10-18J
D.将电荷量为1.6×10-19C的正点电荷从E点移到F点,电场力做的功为3.2×10-19J
如图所示,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球面上,球面的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C与球心O的轴线。P、Q为CD轴上在O点两侧,离O点距离相等的二点。如果是带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点的电势与Q点的电势相等 |
B.P点的电场强度与Q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
C.在P点释放静止带正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
D.带正电的微粒在O点的电势能为零 |
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带电板A、B间可看成是匀强电场,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60V,极板间的距离d=4cm,电场中C点到A极板的距离1 cm,B板接地,D点到B极板的距离为1cm。求:
(1)C、D两点的电势及两点间电势差UCD;
(2)若将电荷量为q=2×10-2C的点电荷(不计重力)在外力作用下从C点匀速移到D点,外力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