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质量为2.0克的带负电的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挂起,若将带电量为Q=4.0×10-6库的带电小球B靠近A,如图3-21所示。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厘米时,绳与竖直方向恰成45º角。求:(l)B球受的库仑力; (2)A球的带电量是多少?
两带电荷量不等的绝缘金属小球,当相隔某一定距离时,其相互作用力为F1,现将两小球接触后分开并保持原有距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F2<F1,则两个小球所带电性必相反 |
B.若F2>F1,则两个小球所带电性必相同 |
C.F2=F1是不可能的 |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相距为d,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保持两点电荷的电荷量不变,改变它们之间的距离,使相互作用力大小变为4F,则两点电荷之间的距离应是
A.4d | B.2d | C.![]() |
D.d/4 |
如图,质量分别是m1和m2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轻丝线悬挂起来,两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和β(α>β),两小球恰在同一水平线上,那么( )
A.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
B.q1一定大于q2 |
C.m1一定小于m2 |
D.m1所受库仑力一定大于m2所受的库仑力 |
真空中有相隔距离为r的两个点电荷,它们分别带2q和3q的电量,其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r不变,而将它们所带电量分别改变为3q和5q,那么它们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应为
A.3F/2 | B.5F/2 | C.5F/8 | D.不变 |
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增加了,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
A.![]() |
B.![]() |
C.![]() |
D.![]() |
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一正点电荷Q,另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q(q>O)的滑块(可看作点电荷)从a点以初速度沿水平面向Q运动,到达
b点时速度减为零,a、b间距离为s,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是( )
A.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Q的库仑力不可能大于滑动摩擦力 |
B.滑块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速度的大小小于![]() |
C.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 |
D.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
真空中大小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等量电荷,相隔一定距离,(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两球之间的库仑斥力大小为F,现在用另一个跟它们大小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先后与A、B两个小球接触后再移开,这时A、B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 ( )
A.一定是F/8 B.一定是3F/8
C.可能是F/8 D.可能是3F/4
18世纪的物理学家发现,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有关,跟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发现这个规律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 B.伽利略 | C.库仑 | D.法拉第 |
在真空中有a、b两个点电荷, b的电荷量是a的3倍,如果a受到的静电力是F,则b受到的静电力是( )
A.F | B.![]() |
C.3F | D.![]() |
如图所示,在粗糙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A带正电,另一带正电的物体B沿着以A为圆心的圆弧由P到Q缓慢地从A的正上方经过,若此过程中A始终保持静止,A、B两物体可视为质点且只考虑它们之间有库仑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
B.物体A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C.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库仑力对物体B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真空中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和B,带电荷量分别为QA=2×10-8C和QB=4×10-8C,相互作用力为F,若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将变为
A.![]() |
B.F | C.![]() |
D.![]() |
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通过绝缘工具使它们接触后放在相距10 cm(远大于小球的直径)的真空中,它们间的斥力为9×10—5N。则带电小球原来的带电量为 ,若两小球间斥力为2.5×10—6N。则两球间的距离就为 m。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和+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
B.![]() |
C.![]() |
D.![]() |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
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
倍,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