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我国发生“嫦娥一号”飞船探测月球,当宇宙飞船到了月球上空先以速度绕月球在Ⅰ轨道上做圆周运动,为了使飞船较安全的落在月球上的B点,在轨道A点瞬间点燃喷气火箭,使飞船进入Ⅱ轨道运动,关于飞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经过A点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运行的周期
C.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经过A点的加速度
D.喷气方向与的方向相反,飞船减速,A点飞船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在航天控制中心对其正上方某卫星测控时,测得从发送“操作指令”到接收到卫星“已操作”的信息需要的时间为2t(设卫星接收到“操作指令”后立即操作,并立即发送“已操作”的信息到控制中心),测得该卫星运行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后被月球捕获,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 地月转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Ⅰ、Ⅱ、Ⅲ三种轨道运行相比较,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的机械能最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B.月球的平均密度ρ=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D.月球的质量m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质量之比为,它们运行的线速度之比为,那么它们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它们所受向心力之比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C是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质量相同,且大于C的质量,则(     )

A.A所需向心力最大
B.从图中位置开始A一定先与B相距最近
C.B、C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GMm B.GMm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我们已经进入航天时代,一个由高中学生组成的航天兴趣小组正乘外星科学考察飞船前往X星球,准备用携带的下列器材测量X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这些器材是:

A.钩码一盒
B.重锤一个
C.已知直径的带孔金属小球一个
D.无弹性的丝线一根

E.刻度尺一把
F.测力计一个
G.天平一台(含砝码一盒)
H.秒表一个
I.支架(能满足实验所需的固定作用)
J.光电计时器(可用来精确测量运动物体经过两点的时间间隔)
到达X星球后,某学生从以上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根据不同的实验原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现请你选用以上器材,至少用两种方法完成他所做的实验,每一种方法均需写出所选器材(填写代号)、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名称(并以常用符号表示)、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重力加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为第一颗类似地球的、能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若万有引力常量已知,下列选项中的信息能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的是(   )

A.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该行星的密度
C.该行星的线速度
D.被该行星环绕的恒星的质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高h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的质量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月球的平均密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展示的东风21D中程反舰弹道导弹,是中国专门为应对航母威胁而研制的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导弹,号称“航母杀手”,在技术和国家安全战略上具有重要影响。如图为东风21D发射攻击示意图,导弹从A点发射,弹头脱离运载火箭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飞行,击中海上移动目标B,C为椭圆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设弹头在C点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则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射卫星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情景:为节约能源,卫星发射到较低圆轨道Ⅰ上,然后在A点点火使卫星进入椭圆轨道Ⅱ,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B点再次点火让卫星进入更高的轨道Ⅲ作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则

A.该卫星一定是地球同步卫星
B.从轨道Ⅰ到轨道Ⅲ的过程中,卫星的机械能增大
C.卫星在Ⅲ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D.从A到B运动过程中,卫星上的时钟变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中的史事、方法和思想总结正确的是

A.牛顿在探索万有引力的过程中利用的是类比法,通过苹果与月球的类比猜想出苹果所受的重力与月球所受的引力可能是同一性质的力
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完成两个物理量的测量,一是万有引力常量,二是静电力常量;在实验中都应用到了微量放大的思想
C.伽利略利用斜槽实验,直接得出了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并合理外推得出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是采用了等效替代思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某质量为m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离开地面的高度为H ,则它绕地球运行时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为________,运行时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它条件都不变,则未来与现在相比( )

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变小
B.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变小
C.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变小
D.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变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