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是
A.向右匀速运动 | B.向右减速运动 |
C.向左加速运动 | D.向左减速运动 |
100个大小相同、质量均为m无摩擦的球体如图所示.静止放置于两相互垂直且光滑的平面上.平面AB与水平面夹角为300.则第二个球对第三个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 )
A. | B.49mg | C.48mg | D.98mg |
如图所示,、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A. |
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
B. |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
C. |
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
D. |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
挡板挡住.现用一 个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
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 |
C.斜面和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 |
D.斜面对球的弹力不仅有,而且是一个定值 |
如图所示,小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车箱内悬挂在车顶上的小球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放在车箱底板上的物体A跟车箱相对静止,A的质量为m,A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mgsinθ向右 |
B.mgtanθ向右 |
C.mgsinθ向左 |
D.mgtanθ向左 |
图中a、b、c为三物块,M、N为两个轻质弹簧,R为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绳,它们连接如图并处于平衡状态,则有可能( )
A.N处于拉伸状态而M处于压缩状态. |
B.N处于压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
C.N处于不伸不缩状态而M处于拉伸状态. |
D.N、M均处于不伸不缩状态. |
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其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
A.4μmg | B.3μmg | C.2μmg | D.μmg |
如图所示,人通过定滑轮用绳拉住平台处于静止状态,人重G1=600N,平台重G2=200N,则人对绳的拉力为多少?对平台的压力为多少?
A.400N,200N | B.200N,400N | C.400N,400N | D.200N,200N |
A、B两个滑块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2m和m,从t=0时刻起,水平力F1和F2同时分别作用在滑块B和A上,如图所示。已知F1=(10+4t)N, F2=(40-4t)N,两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求滑块开始滑动后,经过多长时间A、B发生分离?( )
A. B. C.2s D.3s
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A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C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倾角α=30° |
B.A获得最大速度为 |
C.C刚离开地面时,B的加速度最大 |
D.从释放A到C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带有竖直立杆的底座总质量为0.2kg,竖直立杆长0.5m,有一质量为0.05kg的小环从杆的下端以4m/s的初速度向上运动,刚好能到达杆的顶端,在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底座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1.7N | B.1.8N | C.2.0N | D.2.3N |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m:M=1:2)的物块A、B用轻弹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的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x2等于( )
A.1:1 B.1:2 C.2:1 D.2:3
右图,BC两物体用一坚固细绳连接,A物体放在B上面,A与B,B、C与地面的摩擦系数都是0.2,A质量为1Kg,B、C质量为2Kg。用水平向右拉力F=10N拉C物体,A、B、C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若F忽然变为24N瞬间,方向不变,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
A. 3.5m/s2 B. 3.0 m/s2
C. 2.8 m/s2 D. 2.4 m/s2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已知,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