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员扣球,设手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l,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为F2,则Fl与F2的关系为
A.Fl>F2 | B.Fl=F2 | C.Fl<F2 | D.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轻杆长为3L, 在杆的A、B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和球B,杆上距球A为L处的点O装在光滑水平转动轴上,杆和球在竖直面内转动,已知球A运动到最高点时,球A对杆恰好无作用力。求:
(1)球A在最高点时的角速度大小;
(2)球A在最高点时,杆对水平轴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滚轴溜冰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活动。如图14所示,一滚轴溜冰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质量m=30kg,他在左侧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沿水平飞出,恰能无能量损失地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且到达轨道最低点O时的速率是刚进入圆弧轨道时的1.2倍。已知A、B为圆弧的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圆弧半径R="1.0" m,图中运动员进入圆弧轨道时对应速度v与水平方向AB连线的夹角θ=53º;左侧平台与A、B连线的高度差h="0.8" m。(取sin53º=0.80,cos53º=0.60),求:
(1)运动员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2)运动员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时,对轨道的压力。
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某点,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A 点左侧的水平面光滑,右侧水平面粗糙,在A 点右侧5m远处竖直放置一半圆形光滑轨道,轨道半径R=0.4m,连接处平滑。现将一质量m=0.1kg的小滑块放在弹簧的右端(不拴接),用力向左推滑块而压缩弹簧,使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2J,放手后,滑块被向右水平弹出。已知滑块与A 点右侧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求:
(1)滑块运动到半圆形轨道最低点B 处时对轨道的压力;
(2)改变半圆形轨道的位置(左右平移),使得从原位置被弹出的滑块到达半圆形轨道最高点C 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滑块的重力,则AB之间的距离应为多大。
灯绳将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下,下述两个力中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 B.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
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 | D.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 |
钢索拉着升降机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钢索所受的拉力最大时发生在( )
A.在下降过程中急速停下来 | B.以最大的速度匀速下降时 |
C.减速上升 | D.以最大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是 ( )
A.划船 | B.发射火箭. | C.章鱼在水中的运动 | D.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
身高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人穿同样的鞋在同一水平地面上通过一轻杆进行顶牛比赛,企图迫使对方后退.设甲、乙对杆的推力分别为F1、F2.甲、乙两人身体因前顷而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1、α2,倾角越大,此刻人手和杆的端点位置就越低,如图1所示,若甲获胜,则( )
A.F1= F2α1> α2 | B.F1> F2α1= α2 |
C.F1= F2α1< α2 | D.F1> F2α1> α2 |
甲、乙两名滑冰运动员m甲=80kg,m乙=40kg,面对面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圆周运动,两人相距0.9m,则( )
A.甲拉乙的力大于乙拉甲的力 |
B.乙拉甲的力大于甲拉乙的力 |
C.甲、乙两人的角速度之比为1:1 |
D.甲、乙两人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2 |
马水平方向拉车,车匀速前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
B.马拉车的力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不同性质的力 |
C.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
D.马拉车的力与地面对车的阻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某同学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时他把两只力传感器同时连接在计算机上。如图是他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
C.作用力变化在先,反作用力变化在后 |
D.两个物体一定都处于平衡状态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
D.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则合力也是确定的 |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有一个固定竖直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球对斜面和挡板的压力大小分别为
A.mgcosθ和mgsinθ | B.mgsinθ.和mgcosθ |
C.mg/cosθ和mgtanθ. | D.mgcotθ和mgcosθ.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表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
B.共点力就是指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力 |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
D.向心力是根据性质命名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