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两个小孩站在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上,甲、乙两小孩的质量相等,但甲的力气比乙的力气大,他们各自握紧同一条绳子的两端而用力拉对方.如不考虑地面与车之间的摩擦力,则( )
A.甲车先到达原先两车位置的中央 |
B.乙车先到达原先两车位置的中央 |
C.两车同时到达原来两车位置的中央 |
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两车谁先到达原来两车位置的中央 |
关于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接触物体之间才可能有相互作用力 |
B.马拉车加速前进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
C.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这个力没有反作用力 |
D.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有弹力产生 |
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则( )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
D.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
在足球比赛中,前锋队员一记势大力沉的射门,足球应声入网。在射门瞬间,比较力的大小,正确的说法是
A.脚对球的力大于球对脚的力 |
B.脚对球的力等于球对脚的力 |
C.脚对球的力小于球对脚的力 |
D.脚对球的力等于足球受到的重力 |
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如图所示.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 B.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
C.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 D.B受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
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 | B.(M+m)g-ma | C.(M+m)g+ma | D.(M-m)g |
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 |
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 |
C.后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有人 |
D.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有人 |
建筑工人用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g取l0m/s2)( )
A.510N | B.490N | C.890N | D.910N |
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④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书对地球引力的反作用力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 | B.地球对书的引力 |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 D.书受到的合力 |
关于反作用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技术中应用的例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要用力蹬地面,他才能向上弹起 |
B.大炮发射炮弹时,炮身会向后倒退 |
C.农田灌溉用的自动喷水器,当水从弯管的喷嘴里喷射出来时,弯管会自动旋转 |
D.软体动物乌贼在水中经过体侧的孔将水吸入鳃腔,然后用力把水挤出体外,乌贼就会向相反方向游去 |
关于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两物体质量相等时它们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 |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产生 |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
磁性黑板擦吸附在竖直的黑板平面上静止不动时,关于黑板擦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黑板擦受到的磁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B.黑板擦受到的磁力与它受到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黑板擦受到的磁力与它受到的摩擦力性质相同 |
D.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与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很大 |
C.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性质相同 |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定不在同一直线上 |
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m=40 kg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以2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
A.200 N | B.280 N |
C.320 N | D.920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