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如下框图所示的一套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方框2和4中的方法分别是
A.实验检验,数学推理 |
B.数学推理,实验检验 |
C.提出假设,实验检验 |
D.实验检验,合理外推 |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描绘一个标有“3V 0.25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他已选用的器材有:电池组(电动势为4.5V,内阻约1Ω);电流表(量程为0~250mA,内阻约5Ω);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约3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择下面两种中的 (填数字代号)。
①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 ②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Ω,额定电流0.3A)
(2)在图2中他已经连接了一部分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3)闭合电键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 端(选填“a”、“b”)。
(4)为了得到伏安特性曲线,他以电压表的读数U为横轴,以电流表的读数I为纵轴,将实验中得到的多组数据进行了描点,如图3所示,请你帮他完成I-U图像。
(5)由实验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 。
(6)如果将此小灯泡连入如图4所示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为3V,电源内阻与保护电阻R0的总阻值为5Ω,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实验小组的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实验前他们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导出了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其中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对于此式的理解,四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同学甲:T一定时,g与L成正比 同学乙:L一定时,g与T2成反比
同学丙:L变化时,T2是不变的 同学丁:L变化时,L与T2的比值是定值
其中观点正确的是同学 (选填“甲”、 “乙”、“丙”、“丁”)。
(2)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可供选用:
A.长约1 m的细线 |
B.长约1 m的橡皮绳 |
C.直径约2 cm的均匀铁球 |
D.直径约5cm的均匀木球 |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
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米尺,他们还需要从上述器材中选择: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
(3)他们将符合实验要求的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其上端固定,下端自由下垂(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悬点到 之间的距离记为单摆的摆长L。
(4)在小球平稳摆动后,他们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则单摆的周期T= 。
(5)如果实验得到的结果是g=10.29m/s2,比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大,分析可能是哪些不当的实际操作造成这种结果,并写出其中一种: 。
如图所示为奥斯特实验所用装置,开关闭合前将小磁针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方附近的导线应与桌面平行且沿 (选填“东西”、“南北”)方向放置,这是由于考虑到 的影响;开关闭合后,小磁针偏转了一定角度,说明 ;如果将小磁针置于导线正上方附近,开关闭合后小磁针 发生偏转(选填“会”、“不会”)。
一根较长轻质柔软细绳,用手握住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处于波峰位置,不考虑能量损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 a的振动周期大于质点b的振动周期 |
B.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 |
C.一个周期后质点a将移动到质点b的位置 |
D.质点a比质点b先开始振动 |
如图所示,在M点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将两小球水平抛出。两小球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Q点。已知O点是M点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OP∶PQ=1∶3,且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3 |
B.两小球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4 |
C.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3 |
D.两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4 |
如图所示,三根轻绳的一端系于O点,绳1、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绳3的另一端吊着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处于静止时,绳1水平,绳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绳1受到的拉力用F1表示,绳2受到的拉力用F2表示。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质量为m的小球P以大小为v的速度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Q发生正碰,碰后小球P以大小为的速度被反弹,则正碰后小球Q的速度大小是( )
A. | B. | C. | D. |
质量为2kg的小球自塔顶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s末小球的动量大小为40kg·m/s |
B.2s末小球的动能为40J |
C.2s内重力的冲量大小为20N·s |
D.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20W |
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沿同一圆形跑道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不同 |
B.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
C.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不同 |
D.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 |
下图是探究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关系的实验,线圈A与电流表相连,线圈B通过变阻器和开关连接在电源上,则可以看到电流表指偏转的是 (填序号)。从中可以得出闭合回路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
A.开关闭合和断开的瞬间 |
B.开关总是闭合的,滑动变阻器也不动 |
C.开关总是闭合的,线圈B上下迅速移动 |
D.开关总是闭合的,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
图甲千分尺的度数 mm;游标20分度的卡尺上的示数如图乙可读出 mm。
如图所示,螺线管CD的导线绕法不明.当磁铁AB插入螺线管时,电路中有图示方向的感应电流产生.下列关于螺线管C端极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C端一定是N极 |
B.C端一定是S极 |
C.C端的极性一定与磁铁B端的极性相同 |
D.无法判断极性,因螺线管的绕法不明 |
如图所示,L是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可以忽略不计,D1和D2是两个相同的灯泡,若将开关S闭合,待灯泡亮度稳定后再断开开关S,则
A.开关S闭合时,灯泡D1和D2同时亮,然后D1会变暗直到不亮,D2更亮 |
B.开关S闭合时,灯泡D1很亮,D2逐渐变亮,最后一样亮 |
C.开关S断开时,灯泡D2随之熄灭,而D1会先亮一下才熄灭 |
D.开关S断开时,灯泡D1随之熄灭,而D2会更亮一下才熄灭 |
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按如图所示电路进行了正确的测量。闭合开关S后,多用电表直接测出的是
A.灯泡L的电功率 | B.灯泡L的电阻 |
C.通过灯泡L的电流 | D.灯泡L两端的电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