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基础知识
词汇
字音
字形
字义、词义辨析
词性
感情色彩
构词方式
短语的结构
成语
词语(熟语)使用
歇后语、谚语
关联词语
句子
标点符号
语句停顿
语气
修辞方法
连词成句
排列句子顺序
病句辨析修改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句子成分划分及复句关系
对联
补充句子
句式
说明方法
文学常识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古代汉语知识
古代汉语知识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通假字
一词多义
文言句式
翻译句子
名篇名句默写
文言断句
古代文学常识
阅读与鉴赏
现代文阅读
小说阅读
散文阅读
传记阅读
新闻阅读
报告阅读
科普阅读
戏剧阅读
现代诗歌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般实用类阅读
课内阅读与赏析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古诗词阅读
写景诗
咏物诗
思乡怀人诗
送别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诗
叙事诗
哲理诗
讽喻诗
宫怨诗
爱情诗
羁旅诗
山水田园诗
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材料阅读
材料阅读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
综合读写
口语交际
仿写
扩写
提炼语意
理解句子
图文、表文转化
语段综合考查
写作
写作
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
命题作文
其他作文
微写作
解说类
叙述类
描写类
赏析类
实用类
评论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父浑,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注]①虓(xiāo ),怒吼。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哀毁不逾于戎逾:超过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 坐:犯罪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
B.戎尝与阮籍饮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等辈竞趣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些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
沧浪亭记
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 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澌然:冰融化的样子。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昔子美之记,记亭之也胜:优美的景色
B.亦园于其偏 治:修建
C.淮海纳土 迨:等到
D.与吾游 徒:弟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庵与亭何者哉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C.而子美之亭,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D.钱镠 乱攘窃

利乘便,宰割天下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瑛和尚住的大云庵,四面有水环绕,就是后来苏子美的沧浪亭。
B.从沧浪亭变为大云庵,又由大云庵变为沧浪亭,时事变迁,使人感慨。
C.作者以为前人极力争夺,苦心经营的东西,虽可盛极一时,但转瞬即空。
D.读书人能否流芳千古,不在于一亭之存否,而在于他的道德文章。

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2)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钱神问对
【清】戴名世
有神色赤而目方,刺其面为文,立中衢,臭达于远。众皆拜,祈请甚笃,或咄咄叹息不已。戴子见之,前问神,神具以名对。戴子笑曰:“吾闻汝久矣,汝固若是而已者耶,其何以动众如是甚也?”神曰:“吾行游天下,靡人不畏,罔敢不恭,子顾且云云,岂有说乎?”
戴子曰:“吾数汝之罪,则镕汝使化而毒未歇,锉汝使折而害无救也。”神怒曰:“余固知孺子不足怜,今偶相遭而众辱我。且夫吾之为功也,薄海内外,苟非余则戚戚嗟嗟①,窘然而无以生。一二迂妄者吾避去,自余诸公贵人,皆孳孳②慕余,手摩而目属,以及庶民卑贱之流,无不愿为我死者。吾岂有求于世哉?世求我而已耳。是故官吏非吾不乐,商贾非吾不通,交游非吾不厚,文章非吾不贵,亲戚非吾不和。有吾则生,无吾则死。是故盗我者县官有禁,牟我者锱铢不遗,诚明夫利害之分,而审夫得失之势也。子何以云尔乎?请勿复敢见子矣。”
戴子曰:“固也,吾试且略言之。昔者生民之初,浑浑噩噩,数千百年间,耕田凿井,衣衣食食,天下太平,安乐无事。当是时,岂有汝哉?自汝出而轻重其制,铢两其名,方圆其象,流传人间,惑乱民志,万端俱起。于是庸夫之目以汝为重轻,奸人之手以汝为上下。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或至犯科作奸,椎牛发冢,聚为博弈,出为盗贼。至于官之得失,政以贿成,敲骨吸髓,转相吞噬,而天下之死于汝者不可胜数也!汝独纷纷然奔走天下,颠倒豪杰,败坏世俗,徒以其臭薰蒸海内。气之所感,积为迷惑之疾,见之者慕,闻之者思,得之者喜,失之者悲,有无不平,贪吝接踵,而充塞仁义,障蔽日月,使天下伥伥乎无所之,而惟汝之是从。”
神曰:“子言固然,然余之道,此乃其所以为神也,汝乌足以知之?”因仰而嘻笑,俯而却走,伸目四顾,举手而别,众共拥之以去。
(选自《戴名世集》有删改)
【注】①戚戚嗟嗟:悲戚哀叹的声音。②孳孳:同“孜孜”,勤勉。
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皆拜,祈请甚笃笃:虔诚
B.吾数汝之罪数:计算
C.皆孳孳慕余,手摩而且属属:专注
D.颠倒豪杰,败坏世俗颠倒:使……迷乱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神色赤而目方不患寡而患不均
B.且夫吾之为功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C.苟非余则戚戚嗟嗟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至于官之得失,政以贿成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塑造的钱神充满铜臭味,流毒民间、祸害世风而自吹有大功,面对他人的指斥则恼羞成怒,盛气凌人。
B.全篇以对话形式展开,自然流畅,寓意精警,借戴子之口,批判了金钱崇拜的恶浊世俗,讽刺了钱神的残酷、贪婪和卑鄙。
C.语言亦庄亦谐,描写形象生动,结尾处仅用“仰、俯、伸、举”四个动词,钱神洋洋自得、目空一切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D.本文放言纵论,汪洋恣肆,大量运用排比以及骈散结合的手法,使文章富于气势,音调锵铿,富于节奏感。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固知孺子不足怜,今偶相遭而众辱我。
②是故盗我者县官有禁,牟我者锱铢不遗,诚明夫利害之分,而审夫得失之势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进士及第,为隰州军事推官。州民常聚博僧舍,一日,盗杀寺奴取财去,博者适至,血偶涴①衣,逻卒捕送州,考讯诬伏。奎独疑之,白州缓其狱,后果得杀人者。徙仪州推官,尝部丁夫运粮至盐州,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之翰怒,欲劾奏之。奎徐曰:“用兵久,人疲转饷,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之翰意解,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知并州,改秦州。州宿重兵,经费常不足,奎务为俭约,教民水耕,岁中积粟三百万。知益州,秦民与夷落数千人列奎治状,请留,玺书褒谕,不许。成都民妇讼其子不孝,诘之,乃曰:“贫无以为养。”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其母子遂如初。尝夜宴,有戍卒杀人,人皆奔走,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临事持重明决,多此类也。
召为龙图阁学士,遂参知政事。帝谕曰:“先帝尝以为卿可任,今用卿,先帝意也。”俄迁给事中。帝尝谓辅臣曰:“臣事君鲜有克终者。”奎曰:“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以对,帝然之。
奎性刚不苟合,遇事敢言,真宗时数宴大臣,至有沾醉者。奎谏曰:“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宴幸。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真宗善其言。
(《宋史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薛奎》)
【注】①涴(wò):玷污。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者至适:恰好,正巧;
B.若复失养,吾不汝矣贷:借给
C.真宗时宴大臣。数:屡次,多次
D.奎为俭约务:致力,专力从事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薛奎刚直敢谏的一组是(     )
①凡民所失,悉奏除之 ② 保终之道,匪独臣不然也 ③ 奎密遣捕杀之,坐客莫有知者 ④ 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⑤ 臣事君鲜有克终者 ⑥ 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薛奎断案明察。有个赌徒身着血衣在杀人劫财的案发现场被捕,且已招认,但薛奎却觉得案情可疑,力请缓决,最终抓获了真凶,避免了冤狱。
B.薛奎体察百姓疾苦。他能体谅因雨造成军粮毁损的民伕,请求上司停运。上司起初虽怒而欲弹劾薛奎,但最终被他说服,并免除了民伕应赔偿的损失。
C.薛奎深得百姓爱戴。在军费负担沉重的秦州,他力求节俭,教百姓改进耕作方法,发展生产,为民谋利。因此。在他调任时,百姓极力争取他留任。
D.薛奎为政恩威并用。对于无力赡养母亲而被告不孝的儿子,他借钱给那个人,使母子和好如初;对于杀人造成社会动乱的戍卒,他果断下令严处,而且还没有惊扰客人。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久雨,粟麦渍腐,奎白转运卢之翰,请纵民还州而偿所失。                                                                       
(2)今天下诚无事,而宴乐无度,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困难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