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题目。
纪灵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急令人致书于吕布,贵其无信。布笑曰:“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乃发使往纪灵、刘备寨中,请二人饮宴。
纪灵为什么责备吕布“无信”?吕布怎样“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请简述。(字数100字左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表述。
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你说说,黛玉喜、惊、悲、叹的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许田射猎之后,汉献帝觉得天威受辱,暗中授予国舅董承衣带诏,让他去招揽忠心之士伐曹,马腾、刘备等人先后在义状上签名。事情败露后,董承等人被满门抄斩,带孕的董妃也被杀害。
B.黄忠牙将陈式被擒,黄忠也用计生擒夏侯渊之子夏侯尚,最后两军相约阵前交换俘虏,夏侯渊不讲信义,放冷箭射伤陈式,激怒了黄忠,两将大战一番。
C.关羽破襄阳后围樊城,曹操令于禁带兵前往救援,庞德自请为先锋。过后曹操又疑心庞德会降蜀,要收回先锋令,庞德断发以表决心。后来,他与关公大战百余回不分胜负。于禁怕庞德功成,乘乱射中关公手臂后,鸣金收兵。
D.张飞在阆中镇守,闻知关公被害,准备三军挂孝伐吴,末将范疆、张达置办白旗白甲不利,被张飞打得满口出血。当夜,范、张二人把醉卧帐中的张飞给杀了,并带着其首级逃往东吴。

E.孔明驻军五丈原,多次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于是孔明派人送去巾帼妇女服饰及书信一封以讽刺,想激怒司马懿,诱其出战。但司马懿竟然接受了那羞辱人的礼物,并重待来使,还与来使聊孔明的饮食状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击”字形象地描绘了雄鹰自由自在、悠游自如的神态,“翔”字则生动地写出了游鱼在水中矫健有力的身姿。
B.荀子的《劝学》善于设喻论证,其中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比喻,引出学习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学好的道理。
C.老舍的《想北平》用纯净、简洁而又华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心中的属于他自己的北京,在华北危急的形势下,更能体现对家园沦陷的忧虑。
D.《赤壁赋》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借用江水、明月、清风等意象,抒发了作者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著导读题。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讲的是谁的故事?请简述原著中相关故事情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袁尚兵退冀州,曹操采用许攸的计策,水淹冀州。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冀州城因此被曹军攻破。
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C.张飞在长坂桥设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不敢轻进。他单骑立于桥上,大吼三声,吓得夏侯惇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其军众仓皇而逃。
D.刘表向刘备询问长幼儿子权利分配之事。刘备说,不能废长立幼,如果担心后妻蔡氏权力过大,可慢慢削弱。这番话被蔡夫人听了去,就对刘备起了杀心。之后,蔡夫人与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欲谋陷害。

E.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危如累卵,人心惶惶。危难之际,孙权在周瑜的支持下力排众议,决定与刘备联手破敌。为表决心,孙权拔剑击案,之后将宝剑交给周瑜,并立时封他为大都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A.蒋干为了立功,再次自告奋勇前往江东探视军情。周瑜与庞统经过密议,又一次将计就计,使蒋干引导着庞统来到曹营。徐庶见到庞统,教他用连环计。庞统借机向曹操献了锁战船的连环计,为火攻曹操创造了条件。
B.曹操以为胜券在握,安然地大宴长江,月光下横槊赋诗。谋士们一再提醒防范吴军火攻,曹操皆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需的东南风。
C.周瑜见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孔明说要为他借东风,周瑜高兴地筑起了“七星坛”,然后把各路军马调度停当,等候东风吹起。为了躲避周瑜的加害,东风一起,孔明便在赵云的接应下回到了夏口,然后布置人马待时截击曹操。
D.曹操看出黄盖的粮船有诈,赶紧逃跑。伴随大风刮起,黄盖带领诈降船只,乘机放起火来,火船顺风而下,曹军战船顿时一片火海,阵营大乱。大火借着风势,一直烧到岸上的大营,曹军全面溃败。曹操被张辽救上小船,得以逃脱,此时军营、战船火焰腾空,曹军大势已去。

E.曹操急率人马撤退,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淝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彝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华容道遇关公,关羽念及旧情,放过曹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①,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论语·阳货》)
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
(《孟子·公孙丑下》)
【注】廉:棱角。这里形容人的品行方正有威严。
这两个选段是围绕哪一个话题展开分析的?
孔子和孟子两人分别强调了什么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选做一题)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亲自渡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送两个人到江上。操一得此两人,百万之众,皆卸甲卷旗而退矣。”
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他所说的“两个人”指谁?他为何献此计?献计之后又发生了什么?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细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满面含笑,口内说道:“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了。”
这篇祭文是谁写的?写给谁的?此人是怎么死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二则《论语》选段,按要求答题。(每小题3分)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2)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B.孔子要求学生“亲仁”“近仁”,在“亲仁”“近仁”的过程中得到“仁者”的关心、爱护、指导和感染,以完成学生自身的“成仁”过程。
C.孔子认为只要德的问题解决了,能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了,有没有才华并不重要。
D.孔子要求学生在“爱人”的同时也要向对方学习,也要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就以上两章内容,说说孔子是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关系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经济学问的。”……
这里劝说宝玉读书的是谁?宝玉又拿谁来比较?宝玉的话表明了怎样的性格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红楼梦》内容,回答问题。
《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历来为读者津津乐道,试简述宝玉挨打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
②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孟子·告子上》)
(1)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2)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