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     ”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Ⅱ卷)
  • 更新:2021-09-07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

(2)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3)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

(4)    ,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

(5)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八百里分麾下炙,    。(辛弃疾《破阵子》)

(7)浴乎沂,    ,咏而归。(《论语•先进》)

(8)    ,辣手著文章。(杨继盛名联)

来源:201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9-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2)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5)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

来源:2020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要求填空。

(1)家住吴门,    。(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诗经•    •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

来源:201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9-2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      ”。

(3)古人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可以达到高度审美化的境界。《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的场景便是生动的例子。

(4)苏洵在《六国论》中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弊在赂秦”,进而阐释说:“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来源: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3-12-0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筋骨之强,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夫以秦王之威,  ,辱其群臣。  ,独畏廉将军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客喜而笑,  。肴核既尽,  。(苏轼《赤壁赋》)

(4)  ,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昨夜雨疏风急骤,    ,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来源: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9-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       "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

来源: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7-2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默写。【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非独贤者是有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2)    ,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3)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夕阳下,酒旆闲,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5)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知足不辱,    。(《老子》第四十五章)

(7)奇文共欣赏,    。(陶渊明《移居》)

(8)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纳兰性德《长相思》)

来源:2016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9-2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 小题

(1)曾子曰 "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 " 《论语

(2)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 而长终 (苏轼《赤壁

(3)         下有冲波逆流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春花秋月何时了?                ,故国 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5)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 旅夜书怀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浙江卷)
  • 更新:2021-08-0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搴阰之木兰兮,  。(屈原《离骚》)

(2)不宜妄自菲薄,  ,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8)心事浩茫连广宇,  。(鲁迅《无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  ”,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 ”。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    ”;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冽。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

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左传 · 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 "                  "

(2)《庄子 · 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              " ,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 "             " 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
  • 更新:2021-08-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

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  ”和“  ”两句。

(2)杜甫《登岳阳楼》中“    ”两句,描画出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3)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来源:2020年海南省新高考语文试卷
  • 更新:2021-09-1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古代贬谪之地往往环境艰苦,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这样描述谪居浔阳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古代诗人多有对“乐”的独到体会。欧阳修贬滁州,于山林间感慨“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初道士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其名、字、号都出自《庄子·逍遥游》。其名与号出自“__________________”,其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_”。

(4)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卷)
  • 更新:2022-11-11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