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
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60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留下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1960年到1965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5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20世纪80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①。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知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目前,88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注] ①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年1月,于敏奉命调入此。
相关链接
①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这种“粗估”方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
②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③“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88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这样对记者说。(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童年亡国奴的生活让于敏深感屈辱,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情怀,正是这种强烈的民族情感,成为日后于敏从事核武器研究的精神动力。
B.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D.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

E.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
(2)组织上为什么要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于敏?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4)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有哪些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演进过程中,尽管有时式微,但总体来说却生生不息。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为救世而奔走于各诸侯国,整理编纂“六书”。整理编纂的同时,孔子吸取了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使儒学成为“显学”。
从诸侯割据到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社会实现了大变革、大转型。如何适应社会大转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是当时法、道、儒各家所议论的热门话题。汉武帝为使刘汉政权“传之亡(无)穷”,而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对策的形式“垂问乎天人之应”。董仲舒经过“三年不窥园”的殚精致思,吸收先秦名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入儒,创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新儒学理论思维体系,回应了汉武帝“天人之应”的“垂问”,为当时社会治理中所存在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政令刑罚、礼乐教化、学术思想等方面的冲突和由此产生的现实危机,提出了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
自汉末至唐,由于内外种种因素的影响,儒学未能创造出化解现实社会中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的方法,从而淡化了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理论思维、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领域应有的效能和作用。尽管如此,在儒释道三教长期的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儒学以其特有的理论思维、礼乐制度,获得了生命的意义。
面对佛教的强势文化,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出入佛道,“尽究其说”。他们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终极关切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颠错于秦火、兴盛于汉代、幽沉于六朝的儒学,焕然大明于世。由于理学家的创新,儒学不仅获得新生命,而且发展到顶峰。
儒学之所以得以开创,董仲舒和宋明理学之所以赋予了儒学新生命,归根到底就在于创新。创新是指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超越往圣和诸子,既不是照着讲,也不是接着讲,而是在“穷理尽性而至于命”的效能上,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话题,建构新的哲学理论思维体系,是自己讲,讲自己。
在当代,若要开创儒学的新局面,赋予儒学新生命,必须借鉴宋明理学的经验,建构“自家”哲学理论的新体系、新观点、新话题和新方法。若仍是唱唱老调子,就会使儒学愈唱愈衰落,愈唱愈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若执著于对儒家文本的照着讲,或者以秉承衣钵的方式接着讲,就会使儒学愈讲愈枯燥,愈讲愈贫乏。为改变这种状况,使儒学得以新生,必须“自家”创造出新理论体系、新核心话题、新诠释文本,激发新儒学的生命智慧。
(节编自张立文《儒学的生命在于创新》)
下列对于“儒学”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下,孔子整理编纂“六书”时吸取前人理论思维的营养,创立了儒家学派,建构了儒学理论思维的基本框架。
B.如何适应社会大转型的需要,如何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些热点问题引发了当时法、道、儒各家学派的议论,促进了儒学的发展。
C.董仲舒吸收名、法、道等各家思想入儒,建构了新儒学的理论思维体系,提出现实冲突和危机的化解之道,使儒学获得了新生命。
D.自汉末至唐,儒学未能找到化解现实冲突和危机的方法,原因在于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和作用。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元明清时的理学家,援佛道入儒,适应了新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使儒学不仅获得了新生命,而且发展到了顶峰。
B.儒学的开创和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开往圣和诸子,而是强调在继承往圣和诸子的基础上去超越他们。
C.在当代,若要使儒学获得新生命,必须在全盘接受宋明理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家”哲学理论思维新体系、新观点、新话题和新方法。
D.儒学如要在当代得到发展,必须充分体会和把握时代的现实需求和时代的主流精神,而不能仍是唱唱老调子,否则就会愈唱愈衰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唐朝的牛
李汉荣
当然,唐朝的牛是辛苦的,也没什么文化,这一点,与现代的牛相似。   
但是,唐朝的牛背上,经常有牧童跳上跳下,含着一枚柳笛,有时是一支竹子做的短笛,被他们信口乱吹起来。有时,对着河流吹,把一河春水吹成起皱的绸子;有时,对着新月吹,把月牙儿逗得久久合不上嘴;有时,竟对着彩虹吹,把天上那么好看的一座桥就眼睁睁吹垮了;有时,竟对着不远处的大人吹,你骂他吧,又怕他不小心从牛背上滚下来咋办;牛听着,倒是觉得不错,还算悦耳,尾巴就轻轻卷起来,摇啊摇,春天或五月的夕阳,就缓缓地从牛背上摇落进了小河,牛和牛背上牧童的倒影,倒影里的涟漪,一直在夕光里持续了好长时间,被一位散步的画家临摹下来,成为一幅名画,至今还收藏在博物馆里。   
唐朝的牛,有时拉犁,有时拉车,还曾拉过婚车。你想想,一千多年前的那位新婚女子,坐在牛拉的车子上,她曾有过怎样的心情?不像马车走得飞快,不像驴车走得颠簸,牛走得很稳很慢,这正暗合了女子的心事:谢谢你,牛,就这样慢慢走吧,让时光慢慢走,让我一步一回头,再看一眼我青春的容颜,看清楚老家的炊烟,在门口大槐树上转了几个弯,才慢慢散入屋后的远天。牛啊,再慢些,忘不了你送我最后一程,我青春的最后一程,是你陪我走过的。但愿千年之后,还有人记得你,还有人记得,一个小女子慢慢走远的年华。   
唐朝的牛,辛苦难免辛苦,但早餐、午餐、晚餐都是相当不错的,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隐隐春色,那“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萋萋芳草,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古原春草,除了一小部分被踏青、采青的人们采走了一些,被重逢、惜别的人们撩乱了一些,被马和驴吃过一些,大部分都做了牛的美餐,吃饱了,就在原野上卧下,反刍一阵,觉得韶光不可蹉跎,就又站起来,在无垠旷野里漫步闲逛,向远方发出几声深情长哞。这时,就看见几位游吟的诗人迎面走了过来,牛觉得应该为这些儒雅的人们让路,就静静地站在一旁。诗人走过去,回过头目送牛,却发现牛正回过头目送诗人。呀,他们互相目送,人与生灵互相凝视,诗与自然互相目送。于是诗人感叹:是这遍野芳草,养活了牛,也养育了诗歌的春色啊。    
我们只知道唐人的诗好,却不知道,唐诗的深处,有青翠的草色,有鲜美的春色,有旷远的天色;而且,我们读过的某几首春意盈盈的诗,正是诗人在牛的背影里构思的,是在牛的目光里写成的。你知道吗?唐朝的牛,辽阔旷野里漫步的牛,是经常会碰见几位诗人的,它们常常主动为诗让路,诗也主动为它们让路,这时候,诗,就停下来向它们致意。   
那么,现在呢,被囚禁在饲养场里的牛,被饲料和激素反复刺激、毒害的牛,被市场的屠刀宰来宰去的牛,被疯牛病恐吓、折磨的牛 ,牛啊,你们那辽阔的旷野呢?你们品尝过、同时也被白居易先生欣赏过的那无边春草呢?   
你们曾经听过的牧童短笛,已成绝响,永远失传,只在那些怀古水墨画的皱痕里,隐约残留着农业的诗意和牛的气息。   
你们还曾见过诗人吗?诗人和他的诗,一转身早已消失在田园牧歌的深处,背影越来越模糊。我断定,如今,全世界的牛,亿万头牛,很可能,再也不会有一头牛能与诗人相遇,与诗相遇。自然死了,生灵死了,田园死了,旷野死了,山水死了,再没有什么与诗相遇,诗也不再与什么相遇,与它相遇的恰恰是它拒绝的。就这样,诗人死了,诗死了。   
如今,这个世界,有牛,但牛背上没有牧童短笛的风情,牛的身影里没有漫步沉吟的诗的踪影。   
这个世界牛依然很多,但大致只有两类,一类是供吃肉的牛,一类是供挤奶的牛。   
这个世界人当然更多,但大致只有两类,一类是杀牛的人,一类是吃牛的人。   
真正的牛,真正的诗,已经死去。   
牛的身后,诗的身后,是一片由化学、商业、皮革、利润组成的现代和后现代荒原,虽然它有时貌似郁郁葱葱,但毫无疑问,它是真正的荒原。
(选自《散文》2010年第8期,有删改)
从文中看,唐朝的牛和现代的牛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试从牛与人类的关系、牛生活的环境、牛的生活三个方面中选二个作答。
指出第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请结合文本,探究文中作者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可爱的老头们
在我的人生目标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将来成为一个好玩的老头,就像我现在喜欢的好多老头一样。比如黄永玉。听说他是全北京最早开私家车的几个车主之一,而且是高层特批的。真正让我感慨的是,开车时,他已经过了六十。后来,各种好车都喜欢,有空就过把瘾,只是到近几年,年纪大了,才只看不开了。
老爷子还写诗,写成一本诗集,然后一本正经地到书店里找一帮老友慢慢地读,退了的李瑞环都来帮忙,没什么起立握手,大家都玩得开心。
而在北京的东郊外,老爷子大手笔建了一个园子叫万荷堂,时常高朋满座,有重要聚会就由老爷子寄出亲笔书写的请柬,把游戏也正规对待。我接到过请柬,但还从未去过,一来机缘不巧,二来也怕搅了老爷子的清静。然而,一想到他,还会很开心。这个时候,你不太怕岁月的侵蚀,原来老去,不过意味着生命的另一种可能,甚至你会好奇,岁月中那么多的苦难,都去哪儿了呢?
写到这里,我该停笔,因为想到老爷子的一幅画,画面上是一只大鸟,这不奇,旁边一行字把我看乐了: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我估计,这画说的是主持人,所以,话就到此。
丁聪是黄永玉的老朋友,我在十几年前因为采访而走进“小丁”的家,以后就多了一些思念与牵挂。前些年,一场大病,老爷子进了医院,出来后,我看到他,慰问,没想到老爷子依然笑容满面,“我该走了,可问了一圈,人家不收。”于是,我们爷儿俩接着聊,老爷子又一句话把我逗乐了:“住院手术真有好处,你看,我一下子瘦下来几十斤,这下省心了!”仔细一看,还真是,老爷子真瘦了太多,但是乐观没变。其实,这一辈子,折腾他的可不只是病,比如黄金岁月去东北养猪,可回过头,老爷子会骄傲地对我说:“我养那猪,特肥!”
一想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没点儿乐观真不行。估计也有不少好老头,被折腾给挡在老年之外。也就靠着乐观与豁达,丁聪们走到人生的终点。2009年,老爷子走了。面对这一消息,我没有伤感,既然老爷子用自己的一辈子,把笑容变成了一种力量,那我们干吗不用笑容来纪念他?
提起季羡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严肃与严谨,其实,老人偶尔也会露出可爱幽默的一面。记得有一次去看他,在聊其他话题的中间,老爷子突然托我转告失眠者一件事。
原来,在二战时,季老正在德国留学,因战事,他十年无法归国,这期间,染上失眠症状,开始吃安眠药,从此再也扔不了,一吃就是七十年。
老人让我带话:都说吃安眠药不好,我是活例子,都吃了七十多年了,不也没事吗。告诉害怕的,没事儿!
有一阵子,我这个学俄语的人来了兴趣,报了华尔街英语班,在一次学校迎接老布什的聚会上,我身边坐着一位老人,看着像六十多岁,其实已过八十,一聊得知,他是北京友谊医院的前院长。我很纳闷儿:“您是医生,又是院长,英语一定不错啊!”老人回答:“还行,可我的英语都是学术英语,太老,我想学学这美式英语怎么回事。”
这一番对话,让我永远难忘,记得在那一年的年终回顾节目时,我特意讲了这个故事,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依然为了兴趣没有任何功利心地学习,年轻的我们该如何感想?这,可能正是老人的力量与意义。
话要说回来,一个社会,如果可爱的老头太多了,这社会必可爱,而对于我自己,一直在想着,几十年后我这个老头儿会怎样?我希望是古典音乐摇滚乐依然都听;老夫聊发少年狂,半夜拉着夫人去吃一回冰激凌的事还得干;在年轻人面前永远是笑容、宽容甚至是纵容,多欣赏多为他们搭台,不固执并继续学习,绝对不摆出这个瞧不惯那个瞧不起的老夫子样;更重要的是:不能成为时代前行的阻拦者,而依然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有些话,年轻人顾忌,不好说,就让老头儿来说,夕阳正红,没什么可畏惧的;然后让家中永远为年轻的人和年轻的事物开放……
够了,如果我能做到这些,我依然在今天渴望年老,而是否能够做到这一切,却并不仅仅取决于明天,今天的中年,决定着老年的诸种可能。
(选自《广州日报》,作者白岩松)
文中为什么提到黄永玉的一幅大鸟画?请联系上下文分析。
文中“可爱的老头们”“可爱”在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在文章开头,作者说自己的人生目标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将来成为一个好玩的老头”,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再次说自己“渴望年老”,你怎么理解?请结合全文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钱包情缘
【美】约翰·布鲁诺
深秋的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我被一个丢弃在大街上的钱包绊了一脚.我捡起它,向里瞧了瞧,希望能发现某些线索以便联系失主.但是钱包里只有三美元钞票和—封折皱的信,看上去像是被丢弃好多年的样子。
信封有些破损,而且只有回信地址能够辨认清楚。我将信打开,看到写信日期是1 924年。粉蓝色的信笺上是女性漂亮的手写体,信封左上角印有一朵小花。这封信写给“亲爱的约翰”, 而且收信人的名字似乎是迈克尔。由于母亲的阻挠,写信人说再也不会见他。即使这样,她写道 她会永远爱他。落款是汉娜。
信写得很美。可是除去失主的名字叫做迈克尔之外,其他无法辨知。或许我可以想想其他的办法,因为接线员能够提供与信封地址相符的电话号码。
“接线员吗?’’我说道, “我有个特殊的请求:我正在寻找一只钱包的主人,钱包里的信封上写有地址,你是否可以把那个地址的电话号码给我?”
她建议我同她的主管谈谈。主管犹豫片刻说道:“嗯,的确有那个地址的电话号码。但是却不能给你。”她说,出于礼貌,她会拨通那个号码,说明我的情况,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联系我。
几分钟后,她回到电话旁说: “我一位同事想和你聊聊。”
我问电话那边的妇女是否认识一位叫汉娜的人。她激动地说道:“噢!我所购买的房子原来的主人家有个叫汉娜的女儿,那可是30年前的事情!
“你知道他们现在住哪吗?”我问道。
“我记得前些年汉娜把她的母亲送进了疗养院,’’妇女说道, “如果你能联系一下疗养院的话,或许能觅到汉娜的踪迹。’’
她留给我那家疗养院的名称,我拨打了电话。他们告诉我老妇人几年前就已去世,但是他们有她女儿居住地的电话号码。
我谢过之后继续拨打,接电话的妇女解释说汉娜也住进了疗养院。我觉得整件事情有点荒唐可笑!为什么我要浪费时间寻找钱包的主人?里面只不过有三美元和一封尘封60年的信而已!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呼叫了汉娜居住的疗养院。接电话的男子告诉我: “是的,汉娜是和我们住在一起。”
虽然已是深夜1 0点钟,我仍然询问是否可以过去见见她。 “好吧,”他犹豫不决地说道, “如果你想碰碰运气的话,或许她正在休息室看电视。
我谢过他,然后驾车直奔疗养院。守夜的护士和门卫接待了我。在主楼第三层的休息室内,护士把我介绍给汉娜。
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她的笑容温暖怡人,她的眼睛神采奕奕。
我告诉她捡到钱包的事并把信展示给她看。当再次见到左边印有小花的粉蓝色的信封时,她深吸一口气说道:“年轻人,这是我与迈克尔的绝交信。”
她转头陷入沉思,然后轻声说道: “我很爱他,但是那时我只有16岁。妈妈嫌我太小。噢,他是那么英俊潇洒,看上去像演员肖恩·凯瑞。”
“是的,’’她继续说道,“迈克尔·戈尔茨坦是个不错的人。如果你能找到他,告诉他我常常想念他。而且,’’她犹豫片刻,微咬嘴唇, “告诉他我依然深爱着他。”她说话时虽然面带微笑,然而眼泪开始夺眶而出。“我从未结婚,我认为任何人都配不上迈克尔……”
我道谢后辞别了汉娜,接着乘电梯到达一楼。门卫问道:“老妇人能帮你什么忙吗?”
我告诉他我从她那得到了寻找的方向,“至少我掌握了失主的姓名。但是我会把事情搁置一段时间,我太累了,我几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寻找钱包的主人。”
我取出钱包。当门卫看到它棕色革质外皮和一端所系的红色饰带时,他说道:“嗨!等一下,从那条颜色鲜艳的饰带就可断定,这是戈尔茨坦先生的钱包。他总是丢失这只钱包,我在大厅里至少捡到过三次了。”
“谁是戈尔茨坦先生?’’我的手开始颤抖。
“他是住在第八层的老居民。那绝对是他的钱包,肯定是他在某次散步时弄丢的。我谢过守卫,飞快地跑向护士办公室。我把门卫的话告诉她,然后我们乘电梯上去。我祈祷戈尔茨坦先生一定要在上面。
第八层楼的护士说: “我想此刻他正在休息室。他喜欢晚上阅读。他是位慈祥的老人。”我们走到那间唯一亮着灯光的房间,里面一位老人正在读书。护士走上前去问他是否丢失了钱包。戈尔茨坦先生惊奇地抬起头,把手伸进裤子后面的口袋,说道: “噢,真丢了。”
“一位好心的先生捡到一只钱包,我猜是你的吧?”
我把钱包递给戈尔茨坦先生。看过之后,他宽慰地笑着说: “是的,就是它,肯定是今天下午从我的口袋里掉出来的。我要感谢你。’’
“不用谢,”我说,“但是不得不告诉你,为了找到钱包的主人,我阅读了里面的信件。”
他脸上的笑容迅速消失,“你读过信了?”
“不止读过,就连汉娜住哪我都知道。’'
他的脸色突然变得苍白。“汉娜?你知道她在哪?她好吗?她还那么漂亮吗?请快告诉我!”
他乞求道。
“她很好……就像你曾经见到的那样美丽。’’我轻声地说。
老人满怀期望地微笑着说:“你能告诉我她现在在哪吗?我明天想去拜访她。”他抓住我的手说,“先生,你应该明白,我钟爱那个女孩。收到那封信时,我的生命几乎终止。我从未结婚,我会永远爱她。”
“戈尔茨坦先生,’’我说道,“跟我来。”
我们乘电梯到达三楼。过道昏暗,只有一两盏夜灯照亮通向汉娜独自看电视的休息室。护士走到她身边。
“汉娜,”她指着与我站在门口等候的迈克尔柔声说道,“你认识这个人吗?”她扶扶眼镜,无言地看了一会儿。迈克尔温柔地,几乎是耳语地说道:“汉娜,我是迈克尔。
还记得我吗?”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迈克尔!我不敢相信!迈克尔竟是你!我的迈克尔!”他缓缓地走向她,然后他们拥抱在一起。护士与我泪流满面地离开了。
“看到了吗?’’我说, “天作之合,有情人终成眷属。”
大约三周后,我接到疗养院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周日你能抽空来参加婚礼吗?迈克尔和汉娜要结婚啦!”
那是一次美好的婚礼。疗养院所有的人都精心打扮加入其中。汉娜身穿米色女服,看上去非常美丽。迈克尔穿着深蓝色的套装,魁梧站立。而我则作为他们的男傧相。
医院分配给他们独立的房间。如果你想见见举止像少年般的76岁新娘和79岁新郎,那就看看这对夫妇吧!
一场持续长达60年之久的爱情终于有了完美的归宿。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小说脉络。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我”的形象特征并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 
“我”和“戈尔茨坦”谈话时,老人的神态出现了多次变化。请找出这些神态描写的句子并简析这些句子中隐含的心理。 
小说的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①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托夫勒谈到过去的教育是为工业化配套的:上课的铃声、课程大纲、每节课45分钟、如工厂计分般的考核系统等。学校普遍的班主任及大队、中队干部,这些“二战’’后前苏联以计划经济推动工业化重建创设的、为工业社会配套的教育体系的设置,被中国学校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②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托夫勒创造性地提出了面向未来的教育:小班化、多师同堂、在家上学趋势、在线和多媒体教育;回到社区,培养学生适应临时组织的能力,培养能做出重大判断的人、在新环境中迂回前行的人、在变化的现实中不断发现新关系的人.
③今天,基于云、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社会网络技术等的成熟应用,托夫勒当年感性的预知的理念性的东西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信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和感官的东西,更是可捕捉、可量化、可传递的数字存在。教育革命一词,正是托夫勒最早所说,而带来这个革命的真正原因已经明确:那就是大数据。
④如果着眼于今后所有的大数据技术将连接人与人、人与世界,未来将成为一个混合人和技~.术共同进化的“混合时代”的话,那我们就不应该仅仅陶醉于对大数据的某个应用.在人类由抽象数字存在而转变成更加实体的数据存在的未来,人的行为的变化,应是关注的焦点.
⑤大数据时代,解放了的知识本身被学校扔掉,学校不再是知识的独家代理商,人的本身才是教育的重点。我在某大学讲授《网络工程》时,将课堂教学的资源放到网上,数据总量达到75G.大学三年级的60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对这门课程的点击量达到70000次,所花时间占他们该学期所有1 0门课程学习时间的60%。我通过任务教学、可视化诱导、日志排名、学习效果反馈、社交网络等常用的或者定制的插件,调动了学生巨大的热情。同样的,复旦大学将开源的SAKAI放到网上,数百门课程师生可自由使用,相比起为考核而设立的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效果天差地别。
⑥2 01 2年,我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这一年我都在个人的“孤独”中度过。然而我却写了4本书、发表了100多篇博客、加入了多个教育社交群.我把这种方式称为社交网络、云所带来的数字化生存。刚开始我还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后来发现这已然成为美国学者的常态。这就是几十年前托夫勒预言的我的大学,我不再孤独,数据把我和世界紧密相连。
⑦英国教育家苏迦特指出,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是学生用得到和必须学的: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谈到数学,苏迦特说,“也许数学将成为一种t体育运动’'’。基本能力加每个孩子特长的“体育运动”,构成了苏迦特心目中的未来教育,这种“体育运动”也许是数学,也许是领导力,也许是音乐、美术和篮球.但大数据时代,数学将不会是教育的基本标准和指向.面对着强调阅读能力、搜索能力、辨别真伪能力的未来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选自《上海教育》2013年第17期,有删节)
下列有关“大数据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就是以小班化、多师同堂、在家上学趋势、在线学习和多媒体教育为特征的教育。
B.大数据时代,人类由抽象数字存在而转变成更加实体的数据存在,人的行为变化,应是关注的焦点。
C.大数据时代的教学可通过常用的或定制的插件,使诱导、排名、反馈等得以实现,能调动学生热情。
D.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基于云、物联网、数据库技术等的成熟应用,它使学校不再是知识的独家代理商。

下列关于本文结构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两段,举托夫勒对为工业化配套的教育和未来教育的特点的描述,目的是引出本文的话题。
B.③④两段,集中阐述了大数据与教育革命的关系,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承上启下,有过渡的作用。
C.⑤⑥两段,作者以自己亲身体验说明了大数据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学习方式和工作状态上的变化。
D.第⑦段,作者解说了苏迦特心中的未来教育,明确了大数据时代的学生用得到和必须学的内容。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中国学校里施行的教育模式和相关机制,沿用的仍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前苏联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设置。
B.“教育革命”这个词语是托夫勒最早提出来的,在今天看来这正是他对过去的为工业化配套的教育的否定。
C.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适应临时组织能力、较强的判断能力、在变化的环境中发现新关系的能力。
D.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只有阅读、搜索、辨别真伪能力是必备的。这些能力加上孩子们的天赋构成未来教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内涵的一项是

A.王献之的行草被称为“一笔书”,其代表作《中秋帖》字字相连,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纵然偶有不连,但气势不断。
B.东汉书法家张芝将杜度、崔瑗等的草书笔法加以变化,创造“今草”。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
C.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一笔画”将草书行笔运势的特点引入绘画,使绘画的线条彼此呼应,灵活运转,气脉相连,给人以浑然一体的艺术享受。
D.北宋画家戚文秀的《清济灌河图》中有一笔长线从画的边际起,通贯于波浪之间,随波曲折翻腾,绵延五丈余,却并没有扰乱整个画面中的其他线条。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中国人写的字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一个重要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C.来源于“永”字笔画的“永字八法”,如高峰坠石、牵缰勒马,反映着物象里的“势”和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使中国书法具有了壮美的倾向。
D.汉字点画间的空白处也是妙境,与笔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二者虚实相生,使汉字成为一个艺术品,并在各种不同的字体里表现出不同的空间美。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能从观察、感受各种生命形态中获得启发,这是中国书法有可能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艺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模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书法与绘画、音乐等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运用较少的基本元素,如笔画、线、条、乐音等,加以千变万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
D.中国书法的用笔变化多样,讲究以笔画之“势”传达出物象之“势”,而悬腕中锋,有助于将全身之力集中于笔端,使柔软的毛笔能写出具有力度感的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印象派大师莫奈
“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1874年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对象是一个不落俗套的油画、腊笔画和其他绘画展览。主办人是一群不肯在官方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朋友。这群青年叛逆者的作品,着色怪异,下笔粗放,以简朴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不随时尚绘画端严人像和宏伟的历史场面。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群众不但前往讪笑,甚或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一个好讥诮别人的评论家就用此题名挖苦那群画家,称他们为“印象派”。
从经济上着眼,画展完全失败,一张也没有卖出。但这种新作风的画自此有了名,后来竟响彻全球。自此之后,印象派作品风魔了千百万人,大家不惜重金争购。如今,莫奈那一小幅海景至少值200万美元。
莫奈劝他的朋友就用评论家送给他们的诨号做画派名称,以示反抗,并于不久后成为这一画派公认的领袖。他那壮健的身材、浓密的棕色长发、炯炯有神的黑眼睛、蓄须的清秀面庞,处处充满了自信。他坚持大家继续用同一风格作画,让法国人学习欣赏他们的作品。他比任何画家更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他说:“光是画中的主角。”他又描述如何努力去画“空气的美……但这是不可能的。”莫奈毕生致力绘画那些不能画的东西,他的精品中有许多是一瞬即逝的美丽景物——持伞少女后面天空中有浮云掠过,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那吹送浮云的微风,在浪花飞溅岸岩的海景里嗅到空气中的盐味。
莫奈1840年生于巴黎。不久,全家迁往曼诺第。他的漫画才能为风景画家布丹赏识。18岁时,布丹邀他同往户外写生,那时管装颜料刚刚发明,户外写生还是新鲜玩意。莫奈起初不以为然,后来方知师法自然之妙,认为户外写生确是风景画家最好的作业方法。他以出售漫画的积蓄,去巴黎学习艺术。那时莫奈还没有发展他那革命性的印象派技巧。有好几幅画都获得了官方巴黎沙龙的接受。
1867年夏天,莫奈在创作上有了极高成就。为了要画阳光在水面闪烁和树叶颤动,他采用新法,把幽暗的色彩通通抛弃,改用纯色小点和短线,密布在画布上,从远处看,这些点和线就融为一体了。那时还未命名的印象主义画法,就在那年夏天诞生。普法战争结束后的1871年冬天,他带着妻儿到塞纳河上的阿乡德尔市居住了6年。莫奈每天自晨至暮都在户外写生。不论阴晴寒暑,他都不在室内工作。塞纳河冻封了,他在冰上凿孔置放画架和小凳。手指冻僵了,就叫人送个暖水袋来。他在海上美岛沙滩上作画,因大西洋风势疾劲,便把自己和画架缚在岩石上。
他以同样刻苦的精神应付生命中的逆境。1878年,他们的次子米歇尔出世,妻子患重病。莫奈既要看护病人,又要照顾婴儿和洗衣做饭,还得抽空在街上兜售油画,虽然幅幅都是杰作,但所入微不足道。第二年,妻子溘然长逝。
1886年在纽约举行的画展,展出莫奈的精品45件,这是他生命上的转折点:他的作品成为收藏家猎取的对象,自己也成为名人。1888年连法国也公开承认了他的地位,拟颁赠“荣誉勋章”给他,他忿然峻拒,绝不向传统低头。
1880年的一天,在巴黎市外75公里的席芬尼,他和继女白兰在屋后山坡作画。画的是夕阳下的干草堆。15分钟后,光线变了,使他无法继续,他大为苦恼,于是叫白兰回家去再拿块画布来,不多时,他不得不再换一块。著名的“系列”油画就这样地产生了。莫奈一年四季,晨昏早晚都画这个干草堆,出门时带着十几块画布,随光线或天气的改变而一块块地换着画。
莫奈晚年最得力的朋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法国总理克雷芒梭。当莫奈的目力日渐衰退,常因力不从心而忿怒地把画布割破时。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理便从内阁办公室赶来劝这位老人。“画吧,画吧,不管你自己知道不知道,会有不朽之作的。”克雷芒梭没有说错。莫奈为纪念第一次大战休战献给法国,在巴黎橙园陈列的《睡莲补壁》油画,公认是莫奈最超卓的作品。
莫奈使世人学会了新的看法。他的朋友塞尚说得好:“莫奈只是只眼睛,可是我的天,那是多么了不起的眼睛啊!”
(原载[美]《读者文摘》中文版,宋长春推荐)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为了画出著名的“系列”油画,莫奈一年里随光线或天气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换画布,画出了不同光线下的干草堆,终于达成目的。
B.1874年在巴黎举办的画展,由于所展出作品的题材都不随时尚,画的都是简朴的日常生活,且着色怪异,下笔粗放,导致完全失败。
C.莫奈充满自信,在画展中的作品广受讥嘲后,仍然坚持继续画展的绘画风格,他的这种不落俗套的创作,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
D.在画展遭遇失败后,莫奈为了要画阳光在水面闪烁和树叶颤动,他采用新法,将幽暗的色彩改用纯色小点和短线,密布在画布上。

E.莫奈以刻苦的精神应对创作中的艰难与生命中的逆境,他曾把自己和画架缚在岩石上以完成创作,在妻子患重病后艰难地维持生活。
(2)根据莫奈的创作经历及文章有关内容,简要说说印象主义画派的特点。
(3)莫奈的事迹给我们传递了哪些“正能量”?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4)文章结尾处写道,“他的朋友塞尚说得好:‘莫奈只是只眼睛,可是我的天,那是多么了不起的眼睛啊!’”。如何理解塞尚的话?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玉米
刘国芳
老头是市长的父亲,但在花园小区,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花园小区的住户,都是有身份或者说有钱的人,只有老头和他们格格不入。老头穿一身青布褂子,两只裤脚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穿一双解放鞋。老头住进来好几天了,保安仍不认识他。
小区里很多人看着老头进去,他们的脸色很不好看,等老头走远了,都说:“我们这儿怎么会住进这样一个乡下老头呢?”老头不管别人说什么,进进出出自在得很。有时候,他会笑一笑,看着小区里的住户或者说看着那些邻居打招呼。但老头自作多情,那些邻居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老头也不恼,只笑着跟自己说:“这城里人脸上怎么都像打了石膏一样?”
这后来的一天,老头闲不住了,老头自告奋勇在小区里扫地。小区本来请了清洁工,但那人懒,一天只在早上扫一次,其余时间便见不到他的人。那时候正是秋天,满地落叶,老头就拿一把扫把,提一只撮箕,扫地上的落叶。小区的人见老人满小区扫地,忽然就明白了,他们说:“原来这老头是扫地的!”
小区有一个角落,大概有两三亩大。这儿也栽了草,但因为偏僻,没人精心管理,草长得稀稀拉拉。有一天,老头在这儿伺弄起来。开始,小区的人不知老头做什么,以为老头在栽草。过了几天,看见老头把地全翻了,才知道老头要栽东西。保安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保安有一天拿着警棍走过来了,他们凶着老头说:“你在这儿做什么?”
老头说:“看这块地闲着,想种些庄稼。”
保安就咦一声,大声凶着说:“你以为这儿是你乡下呀?”
老头说:“这地闲着不是浪费吗,种些庄稼多好?”
几个保安不再跟老头罗嗦了,推走他,一直往小区外面推。保安仍没把这个老头当小区里的人,所以往外推他。老头看看要把自己推出小区了,便大声凶着保安说:“你推我去哪儿嘛,老子住这里呢?”保安这才住手。
老头后来继续挖着那块地,保安也时常过来干涉,但并不奏效。老头倔得很,把他赶走了,他过了一会又来了。小区的人后来都知道老头要在那儿种庄稼,他们看着老头,总摇头,还说:“典型的一个农民,走哪儿都忘不了种地。”老头随人家怎么说,把地挖好了,竟种上了玉米。老头应该是种田的好手,几个月过去,那块地的玉米竟青青翠翠好看得很。
这天深夜,有一个贼翻墙进来,然后潜进一户人家想偷东西。正要偷时,被发现了。贼跳窗跑了出去,然后往玉米地里跑。刚好保安往玉米地边走过,保安当即把蹿进玉米地的贼捉住了。这个小偷一看就是个乡下人,保安打了他两警棍,然后让人去喊老头来。看见老头来了后,保安说:“这个小偷一看就是一个乡下人,他是不是你一起的?”
老头很生气,老头说:“他是你一起的差不多。”
保安说:“我现在才知道你为什么要在这儿栽玉米,原来是为了你们偷东西好藏身。”
另一个保安甚至用警棍指着老头说:“你们肯定是一伙的,一伙乡下人合伙在城里偷东西。”
老头暴怒起来,老头说:“放你妈的狗屁,你他妈的才是贼。”
一个保安举着警棍打过来,还说:“看你一副贼相,还嘴硬。”
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老头,老头半晌说不出话来。后来老头说话了,老头说:“我是贼相,好,我让你们知道我是不是贼相。”老头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只手机来。十分小巧的手机,很精致。老头迅速拔了个号,然后说:“你过来一下。”
大概十几分钟后,市长就坐着车来了,市长一见老头就喊道:“爸,出什么事了?”
门口围满了人,有人认得市长,这人叫了起来:“这不是李市长吗?”
一伙人鸦雀无声。
不一会,物业经理和开发商都来了。开发商一个劲地道歉,还跟老头说:“我们立即把几个保安辞了。”老头说:“那倒不必,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一副贼相。”
这事过后,老头还是原来那个老头,老头每天拿着扫把撮箕出来扫地。见了人,仍然笑一笑。小区的人现在都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见老头笑,也忙不迭的回一个笑。
老头的玉米地还在,老头真是伺弄庄稼的能手。那片地,后来真结出了一棵又一棵玉米。把这些玉米收了后,老头竟一户一户地去敲人家的门。门开了,老头递过去几棵玉米,然后说:“我栽的玉米,你们尝尝吧?”小区所有的人都高兴地接过老头送来的玉米,在老头走开后,有人说道:“难怪老头的儿子会当市长,原来老头人这么好。”
(选自刘国芳小小说作品集《时光如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玉米”为题,开篇却并未写玉米,这样就能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作用,体现出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
B.李市长是乡下老头的儿子,而小区的保安与住户却对老头产生误解,其主要原因是李市长对父亲的不关心、不孝顺。
C.由于贼与老头都像乡下人,于是保安认为他俩是一起来偷东西的,写出了保安忠于职守、善于推理、歧视乡下人的特点。
D.老头向邻居打招呼,邻居们却“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写出了城里人对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的乡下人的冷漠态度。

E.小说通过写花园小区的住户对老头前后态度的变化,写出了城里人的势利,反衬出乡下人淳朴善良、宽容无私的形象。
(2)小说第一段的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老头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
(4)有人评价说,这篇小说的特点是“以犀利、冷峻的文风解剖人性,拷问人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析并谈谈文章给你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天人共美:一种生态的理念                杨国荣
生态之域的视域首先表现为“以人观之”。宽泛而言,“以人观之”也就是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这种“观”包含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涉及狭义上的理性认知,而且关乎价值的关切。狭义上的理性的认知具体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的把握,价值的关切则以天人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中国哲学很早已意识到以上方面。孟子曾指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里涉及“亲”、“民”、“物”三种不同的对象,对待这些对象又有“亲”(以亲情相处)、“仁”(以仁爱之心相待)、“爱”(以珍惜、爱护之心相待)三种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后者也属广义上的“观”——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察与把握。不仅对“亲”(家庭伦理领域中的成员)、“民”(一般社会成员)要给予价值的关切,而且对广义上的“物”也应当有一种珍惜、爱护(“爱”)之情,这种情感在实质的层面渗入了价值的内涵。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仁者与万物一体”等观念。“民胞物与”、“万物一体”意味着将世界之中一切对象都理解为与人相关的对象,并赋予它们以相应的价值意义,这一看法的内在的要求是对人之外的其他对象给予应有的价值关切,其中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
中国哲学不仅在实质层面涉及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而且也提出了如何展开这种价值关切的总体观念或总体原则。后者可以用《中庸》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概括,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从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这里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同样有其存在的意义。以上主要从天人关系的角度,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在理解和对待自然方面的价值取向。
引申而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仅表现为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而且构成了把握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从本原的层面看,人类社会中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在社会领域中都有各自的生存空间,彼此之间应共同存在而非相互排斥。与之相联系,这些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在享有、运用自然资源上应该具有平等的权利:按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原则,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所拥有的以上权利,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而不能仅仅强化人类部分成员的权利,否定、排除其他成员的同等权利。但是,在人类历史的实际发展过程中,以上原则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相反,我们所看到的,往往是某些阶层、某些集团、某些民族、某些国家在利用、消耗自然资源方面远远超过甚至压倒其他的阶层、集团、民族和国家。这里无疑包含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平衡,这样的不平衡如果不加抑制,同样将导致生态的问题:当社会领域的某些成员、集团、民族、国家过度地消耗自然资源时,天人之间的不平衡往往会进一步加剧,正如前一代人对自然的过度占有,将导致后来世代的生态危机一样。以上事实表明,今天的生态问题,与社会上不平等地运用自然资源有着难以否认的联系。
可以看到,在天人关系之后,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前面所提及的看法,即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与之相应,解决生态问题也需要从人的角度加以考察与理解。如前所述,以人观之的“观”既涉及以理性的方式理解世界,也包括从价值的视域看待世界。从逻辑上说,如果单纯地基于工具层面的理性去理解天人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会引向过强的功利意识,并进而导致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以人观之”所涉及的以上价值关切对于抑制这种偏向,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选自《文汇报》2014年12月9日,有删改)
下列对“以人观之”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狭义上的理性认知,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的把握。
B.价值的关切,以天地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但并不包含任何物质上的价值利益。
C.孟子指出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察与把握。
D.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狭义的理性认知直接指向了对价值的关切。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人类对待自然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有其必然存在的意义。
B.前一代人对自然的过度占有,必然导致后来世代的生态危机。这也表明,今天的生态问题就是由我们上一代人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的。
C.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人的角度加以考察与理解,避免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
D.宋明理学家在孔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仁者与万物一体”等观念,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物而不相害”引申而言不仅表现为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而且构成了把握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
B.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所拥有的权力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不能仅仅强化人类部分成员的权利,就否定、排除其他成员的同等关权利。
C.单纯地基于工具层面的理性去理解天人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会引向过强的功利意识,进而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国哲学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的科学概括,及自然中的每一个体之间不管是敌是友,都可以互不伤害共生共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简称“国际热核计划”,俗称“人造太阳”计划,因为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由于原料取之不尽,以及不会危害环境,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
国际热核计划采用的是可控热核聚变能,它的研究分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两种途径。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磁约束是利用强磁场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这个特性,构造一个特殊的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20世纪下半叶,聚变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磁约速研究大大领先于其他途径。科学家研究出一种类似于面包图形状的环形器,这种面包圈形状的装置被称作“托卡马克”。在这类装置上进行的物理实验取得了一个个令人鼓舞的进展,比如等离子体温度己达4.4亿摄氏度,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6兆瓦。这些成就表明:在这类装置上产生聚变能的可行性已被证实。
为了点燃“人造太阳”,科学家将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一台规模庞大的设备:一个直径28米、高30米、由1000多万个零部件组成的大型圆柱体设备。假如成功的话,核聚变能源将具备重要的、无与伦比的优势。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大得超出人们的想象。形象地说,就是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4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不过,一些批评者却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其实并没有那么保险,还是存在放射性氢原子泄漏、污染环境的可能性。他们还认为,核聚变反应堆可以被怀有恶意的人滥用,用于生产核武器。支持者的反驳理由是核聚变发电站没有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不会生成长久的、也就是半衰期很长的核废料。
不管怎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今后30到40年的时间内投入100亿欧元左右的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 2006年1 1月2 1日,参加热核计划的7方代表在法国总统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实验协定及相关文件,全面启动了世界瞩目的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在前两年,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为实验堆开辟地盘。按计划,2016年,热核实验反应堆将点燃它的第一把核聚变之火。随后,实验堆将运行15到20年。
下列各项中不是“核聚变能源成为未来人类新能源的希望所在”的理由的一项是

A.它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
B.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温室气体
C.核聚变反应不产生核废料
D.核聚变原料氘和氚可从海水中提取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相关概念的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国际热核计划指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从海水中提取的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
B.作为可控热核聚变能的一种方法,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时间内辐射靶板来产生聚变。
C.磁约束是指构造一个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的特殊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
D.“托卡马克”是指一种类似于面包圈形状的目前成就已证明可在其中进行核聚变反应的环形器装置。

下列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核聚变能研究途径不止一种,其中磁约束研究目前处手领先地位,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 6兆瓦的“托卡马克”。便是很好的证明。
B.为了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的政府对核聚变发电寄予厚望,愿意在今后30到40年的时间内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人造太阳”计划。
C.目前,参加国际热核计划多方代表已正式签署了相关协定及文件;启动了这一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同时人们已经开始砍伐松林,准备点燃聚变之火。
D.如果利用科学家在法国南部的卡达拉舍建造的一台规模庞大的设备来点燃“人造太阳”,那么三瓶矿泉水就可以为一个四口之家提供一年的动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风雅褐木庐
叶克飞
①青岛有一条福山路,悠长寂静,在其一端还有一条分岔路,名为福山支路,蜿蜒向下,直抵海畔。上世纪20年代,当影后胡蝶在福山路1号的洪深居所内研究剧本时,当福山支路的康有为故居内高朋满座时,当沈从文在福山路3号的小屋内为张兆和写下炽烈情书时,在另一个地方,宋春舫正在与胡适、梁实秋品评莎士比亚。这个地方是褐木庐——当时的世界性文化地标,宋春舫的“私人图书馆”。那时,这个城市注定是激情热切的,因为文化地标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体温。
②那时的宋春舫,有“世界三大戏剧藏书家之一”和“中国第一喜剧作家”的美誉,梁实秋曾在《雅舍小品三集·书房》中写道:“我看见过的最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他还写道:“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静幽雅,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柜比人高,但不及栋,我记得藏书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都是精装,不全是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皮装订,烫金的字在书脊上排着,闪闪发亮。”
③所谓褐木庐,并非褐色,也并非木结构,其实是Cormora的音译,这个Cormora指宋春舫喜欢的三位戏剧家——高乃依、莫里哀和拉辛。
④当年的青岛,文化名流荟萃处有二:一是王统照的居所,还有一处就是位于福山支路6号的褐木庐。宋春舫买下这座福山支路的小楼后,将平生所收集的戏剧图书全部搬来,共计七千八百册。那时客居青岛的作家群中,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洪深、章铁民和孙大雨等人多“浸过洋水”,在诗歌、戏剧和翻译等方面造诣极深,便都免不了成了褐木庐的常客。
⑤宋春舫是剧作家、剧作理论家,他先后出版了法文版的《海外劫灰记》和《现代中国文学》等。此外,他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戏剧研究的文章,他还出版了《宋春舫论剧》三集。戏剧史家赵景深曾回忆:“宋春舫先生是戏剧的先知先觉或老前辈。我最早读的戏剧理论书就是 《宋春舫论剧》第一集,像我一样对于这本启蒙运动的书心怀感激的人,想来不少吧。宋春舫在话剧创作上也作过有益的尝试。他创作的剧本虽然很少用于演出,但他在话剧形式的探索上的努力仍然值得注意。”
⑥值得一提的是,他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建立了中国首个海洋研究所,而如今那矗立在青岛海畔,每日接待如织游人的中国首个水族馆,同样是他的心血。他还在海滨设立观潮站,每天准确测定两次高潮、两次低潮水位,得出平均值,连续几十年未曾间断。建国以后,因为全国仅青岛有这样的记载,因此将其海水平均高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平面,在青岛观象台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一律以这个水准原点来计算。为了予友人方便,宋春舫还创建了一家万国疗养院,也做旅馆。胡适在青岛的那段时间,便一直住在这里。
⑦我曾经诧异于戏剧学和海洋学的巨大鸿沟竟在宋春舫这里变作通途,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佳话却是极多。那些佳话之所以流传至今,恐怕与如今文理的泾渭分明有关,你无法想象如今的理科人才有深厚的人文积淀,也无法想象如今的文人精通理数,连那些所谓“教授”都是如此,更遑论如我这般混上四年的所谓大学生了。 一个私人的藏书楼能够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地标,令众多名家神往,那是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发生的事情。
⑧离开青岛后的宋春舫,一年后便英年早逝,年仅46岁。精通法、英、德、意、西班牙和拉丁等多种文字的他,留下了近万册图书,还有大量作品和译著。只是,除了梁实秋等人在作品中的零星回忆外,他长久被人遗忘。他在青岛的那几处故迹,虽然保留完好,却无人知晓。他的藏书本是捐给了图书馆,可近年部分藏书却在市场上被发现,颇让人诧异。他还是中国使用藏书票的第一人,众多藏书票收藏者都把“褐木庐藏书票”奉为至宝。
⑨那个风流人物齐聚青岛海畔的时代,正是新文学改变中国的时代。我总对新文学完全摒弃旧文学的这段历史耿耿于怀,纠结于它那打破传统文化的架势,但却又神往于那个时代的激情。很多很多年以后,褐木庐墙身上的爬山虎竟已有手臂般粗,院内的松树也已苍老,而这个城市,只能寻得零星遗迹。
(节选自《大师们的背影》)
文章开头部分写到洪深、康有为、沈从文等名人,目的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解释文章⑦⑧两段中的“诧异”的含意。
宋春舫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文章以“风雅褐木庐”为题,你认为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古代的神话
刘大杰
上古的神话传说,都是当时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在有文字以前,已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它们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和愿望。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凭空的创造,是建构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现实基础上的。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里,如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女娲氏的造人、补天等等,说明了每一个神的存在都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要求联系在一起。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在初民的社会里,才能上升到神的世界中去。那样的神,实际是劳动英雄的典范化,是广大人民愿望的最高表现。再如《山海经》中所记述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故事,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勇敢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那种征服自然的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费尔巴哈说:“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其他如自然现象的神——太阳神、风神、雨神等,同样是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神是来自人民的,是人民的集体创作,在那些神话里面必然会表现人民勇敢的性格、超群的智慧、丰富的想象,以及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现实生活和对于幸福自由的渴望,所以神话是富有人民性的。同时,神话也可以体现出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神话是文学的渊源,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它有很高的价值。研究神话,我们可以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也可以看出上古历史的影子;同时,神话故事对于后代文学、美术的创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神话资料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此外,在《穆天子传》《国语》《左传》和诸子诸书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片段。这些故事出现的时代都很晚,其中的故事经过后人的口传和书写,不可能全是古代神话的原始形态,但在许多美丽的故事中,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古代神话的影子。
《山海经》所记的神灵,有四百五十几个。这些神形状奇怪:有的是龙身鸟首,有的是马身人面,有的是人面蛇身,有的是三头六臂。他们出现时,有的是红光满面,有的是狂风暴雨。在《山海经》里,有三首国、三身国、一臂国、无肠国、大人国、小人国等记载。这一部书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如《九歌》《离骚》《天问》诸篇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淮南子》虽说时代稍晚,但其中神话材料也很多,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很重要的参考书。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最富有文学意味而又具体地反映上古人民的生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是那些英雄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都是非常精彩动人的。
在初民社会里,能为人民除害的才能成为人们的神,才能成为历史传说中的帝王。女娲、后羿和大禹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都是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中、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高尔基说:“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神是武装着某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
研究神话或是采用神话故事来作为创作的题材,都是很好的。但我们必须把神话和鬼话区别开来,把神话与迷信区别开来。在许多故事里,张皇灵异,都是鬼话,它同富有人民性的古代神话有所不同。我们研究神话,必须小心谨慎,万不可鱼目混珠。               
(节选自《古典文学思想源流》,有删改)
依据作者观点,下列不属于“古代神话”范畴的一项是

A.刑天争夺神位失败后被天帝砍头,他竟用两乳为目,用肚脐作口,操持干戚,继续舞动。
B.盘古开天辟地,最终力竭身亡,他的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毫毛变成星星。
C.落魄女子遇王生后被带回家,后被道士识破并追击,身上人皮脱落,露出厉鬼本相。
D.太白金星是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常奉玉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

下列不能说明神话“具有很高的价值”的一项是

A.神话是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与人民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B.我们可以从神话中初步了解上古历史,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C.神话中体现出的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精神,在后世的创作中依然传承。
D.《山海经》这本书记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神灵,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上古神话反映了劳动人民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生活和对幸福自由的渴望,但不含有统治者的意愿,是富有人民性的。
B.有些神话故事在流传和抄写的过程中,与远古神话的原始形态已有所差别,但依然可以作为研究古代神话的重要参考。
C.中国历史传说中的那些帝王,都是能够为民除害、具有杰出的劳动成绩、并寄予着人民美好理想的人。
D.各种迷信鬼话跟神话有很大的不同,完全脱离了人民性,对于这些迷信故事,我们都要全面批判,完全摒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怪人”龚自珍
陈益
正当万马齐喑、异常烦闷的暴风雨来临前夕,晚年龚自珍自京城南下,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好友魏源在扬州仓巷有一座絜园,每次经过扬州,便寓居于絜园秋实轩。龚自珍为絜园题写过一副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一代典,成一家言。”从中可以读出很多含义。有一次,龚自珍与客人在秋实轩高谈阔论,手舞足蹈间,竟然将靴子踢飞了。送客时到处寻找靴子,怎么也找不到。几天后,才发现靴子在帐子顶上。
魏源的孙子魏季子,写有《羽琌山民逸事》,记载了龚自珍许多奇闻逸事,“飞靴”就是其中一则。
龚自珍一直渴望能有经世济民、安邦定国的机会。他投身于科举,固然这是读书人的唯一途径,但更为了藉此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清道光三年,叔父龚守正任会试同考官,龚自珍照例回避,不能参加会试,母亲段训还专门写诗,以“会见天街汝遍看”(《珍儿不予会试,试以慰之》)来劝慰他。己丑年四月二十八日,龚自珍应廷试,第一个交卷出场,友人恭维他“君定大魁”。他却嗤鼻说道:“看伊家国运何如。”自己能否夺魁,却是关乎清王朝国运的事。可见龚自珍抱负之大、自视之高。
对于科举,龚自珍有自己的看法。有一次,他去拜访身为礼部尚书的叔父龚守正。叔侄尚未寒暄几句,就有人通报,有一位门生求见。来人新近点了翰林,正春风得意呢。龚自珍只好暂去耳房回避,外间的交谈倒是听得很清楚。尚书问门生最近忙些什么,门生回答,也没啥要紧的事,平日只是临摹字帖,在书法上用点工夫。尚书夸奖道:“朝考无论
大小,首要的是字体端庄,墨迹浓厚,点画工稳。若是书法一流,博得功名直如探囊取物!”门生正恭聆教诲,龚自珍却忍不住在隔壁哂笑道:“翰林学问,不过如此!”听到这话,那位门生很是窘迫,慌忙告辞。尚书勃然大怒,将龚自珍训斥了一番,叔侄间闹翻了脸。
龚自珍未入翰苑,抑郁不平,他干脆让女儿、媳妇、小妾、婢女都每天临池,专练馆阁体。若是有人说翰林如何了不起,他便嗤之以鼻:“如今的翰林还值得一提吗?我家的女流之辈,没有一人不可入翰林。不凭别的,单凭那手馆阁体的毛笔字,就绝对够格!”
从青少年时代起,龚自珍就随从父亲奔走南北,与硕学名士、潦倒文人、草野侠客、山林隐士、市井小民、勾栏歌妓都有往来。他挥金如土,待等囊中羞涩,又向友人告贷。在扬州,不但吃喝都在好友魏源的絜园,甚至连身上的衣服,脚上的靴子,也是魏源的。有一次,他从金陵回扬州,身上的白狐裘上半部挺新,下半截却都是泥污。原来,这两天雪雨交加,寒风彻骨,朋友送给他白狐裘御寒。他身材短小,又不知裁改,拖在泥水中竟浑然不觉。
魏季子还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羽琌山民龚自珍“有异表,四顶中凹,额罄下而颏上卬,短矮精悍,两目炯炯,语言多滑稽,面常数日弗盥沐”。这位思想家、大诗人是不喜欢盥洗的,甚至一连几天都不洗脸。魏源让仆人端了脸盆恭伺,他竟大发雷霆,说我一向不喜欢盥洗,你让仆人这样做,不是轻侮我吗?魏源只好赔着笑脸道歉。
龚自珍爱读书。每天早晨,“仆人置槃香一,淡巴姑一,巨罂旁置一烟筒而计甚巨,山民日坐其间,无他事焉”。看书看得倦了,即沉沉睡去。虽穿衣戴帽,仍不管不顾。仆人如果要为他解脱,反而被他呵斥驱赶。这才真正是手不释卷。
龚自珍作文写诗时嬉笑怒骂,纵横恣肆,字里行间洋溢激情,在生活中也是“性不喜修饰,故衣残履,十年不更”,被称为龚呆子,更有人说他是狂士、怪物。然而他怪得有理而有节。众所周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名句。假如他始终拘拘谨谨,能在近代中国“大变忽开”之际,写出如此振聋发聩的诗句吗?
(选自2014年11月14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怪人”龚自珍之“怪”的具体表现。
文中说,龚自珍为絜园题写的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一代典,成一家言”,可以读出很多含义。请说说你从中读出了哪些含义。
文章标题中的引号可否去掉?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生价值
(台湾)贾馥茗
有人称人的价值为生命价值,是人所追求的本身价值,可以说是个人价值。这种价值的特性,一是必须依个人的行为表现或作为而定;二是要有持久而一致的表现历程。虽然单一行为也可做价值判断,但若这个行为不足为终生的定凭时,便不能执一而定。故而就一个人在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历程中,从开始探察,选择,决定,到终身奉行,是一段长久的时间。
人之所以要追求本身的价值,可能是想在茫茫人海中,为自己定一个位置;也就是要在茫茫大地上,为自己找一个立足点。有了这样一个位置或立足点,可以在意识中确定自己的存在。
其次是从人的力争上游之先天倾向来说,或者从人的自卑心理来说,有一种期望超拔的愿望。超拔是向上的,高出于一个层次,“上”和“高”如同“优”或“好”,含着尊贵和重要,有值得欣羡和追求的意义,这种价值的命义也就在这里。一个人要出人头地做人上人,无论所指的出人头地之处或在人之上是什么,这个意向就在决定自己的价值。所谓英雄、豪杰、忠臣、义士、圣、贤、才、哲都在这个方向之中。这些人之为价值典范是因为得到了一般人的推崇和尊敬,在崇敬中所含的便是价值。
由此可以了解人生价值必须从个人出发,因为每个人都可有自己的表现,而所表现的是否有价值却不同。更重要的是,倘若一个人只单独存在(再也没有第二个人),则是否还会出现人的价值,可能大有疑问。所以人的价值判断有群体因素或社会条件。因为人的价值即使不用数量衡量,也有品质的比较,所谓优、高、好都要在比较之下显示出来,何况还有相对的劣、低和坏对照。
这种自求超拔的意向也代表人不以自己当前的状况为满足而生——当前的状况只指本身状况,特别指所能为的,即是要做多些,做好些。这个意向使人类走向进步之路,纵然只有少数人成就不凡,却带动了全体人类的进步。
由此多数哲学家认为,有价值的人,是以全人类的福祉为目的,致自己毕生力量、孜孜矻矻、全力以赴的人,也就是历史所讴歌的人。在这个定义之下的有价值的人,可以看出其人生历程相当辛苦,然则其辛苦之本身受益的是什么?答案只有人生的意义;其个人价值不在个人享受,如果是享受,则必然是精神的。由此可以确定人生价值在于精神方面,与物质和身体的享乐全然无关。哲学家们相信(也可能是经验证明),有意义的人生才有价值;有这样的生活才会快乐和幸福。这是要靠个人自行体验的。
再次,人之追求人生价值,可能和人的生命有限有关。西方哲学家和宗教家对不朽或永生讨论得相当多,但都从生命着眼。人早就从自然中学到,生命是一个有期限的历程,个体生命从生到死是必然的。可是人对自己生命之有限似乎并不甘心。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等都提出了灵魂不死之说。这种说法也可视为人对自己不免于死的自慰之辞。宗教之往生或转世说也有相同的作用。
比较起来,儒家似乎深明生死之理,接受了有生必有死的事实,所以把努力都放在现世,只求尽一己之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负起自己生而为人的责任,以造福天下后世为职志。且以贯彻今古的历史使命来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意义,其不朽和永生决定于自己的作为,自己可以控制,也能够改变。
我们必须承认,是否要追求人生价值取决于个人,而人各不同,在追求人生价值的人中,是否都得到了所求的价值,也结果不一。且在同一群人中,更有多数人不知道有人生价值,自然不会去追求。更多的人知道“价值”,但不是人生价值,因此他们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就不在本题讨论之中了。
(选自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有删改)
【注】①矻矻(kū):勤勉不懈的样子。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一个人求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大概要经历一段长久的时间,只有这个行为成为终生的定凭,才可以说是具有生命价值。
B.社会上有些人成为价值典范是因为得到了一般人的推崇和尊敬,比如称之为英雄、豪杰、忠臣、义士等,这些推崇和尊敬就包含了人生价值。
C.人的价值在于品质的比较,因为优、好等都要在和劣、坏等比较之下,才能显示出来,这说明人的价值判断既要有群体因素,还要有社会条件。
D.人们不满足自己当前的状况,会不停地自我超拔,有所追求,最终使得人类能够走向进步之路。

E.人生价值在于精神方面,与物质和身体的享乐全然无关,因为中国哲学家认为有价值的人,是以全人类的福祉为目的而全力以赴的人。
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肯定的人生价值的一项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B.他人即地狱。 (萨特)
C.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柏拉图)
D.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裴多菲)

比较西方哲学家和中国儒家对“人生价值与不朽”问题认识的本质区别。
从孔子、司马迁、钱学森、纳尔逊·曼德拉等人中任选其一,运用本文的观点,分析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