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叫我一声“哎”
刘立勤
郝文爬上山垭时,一丝风顺着坡边吹过来,他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山妞的发梢儿不经意地掠过自己的脸,回头看看身后,山妞正向自己走来,迎面的风里也多了一线山妞的馨香。郝文的心里犹如蚂蚁蜇过,轻飘飘地痛。
郝文是城里人,师范毕业后被分到小学当教师,一教就是几年,起初的不平和忿恨就像用过的粉笔,都化成粉尘消失了,记忆中是孩子们一张张纯朴的笑脸和一声声稚气的呼唤。那些笑脸和稚气的声音又织成一张网,网住了郝文。郝文在那张网上挣扎时,又认识了高中毕业刚刚回乡的山妞。山妞那幽幽的一丝浅笑和一声甜甜的“老师”,就勾住了郝文的手脚,郝文就身不由己地跳进了山妞那双能淹死人的眼睛里。
沉浸在山妞的眼睛里,郝文觉得很美气,美气得他生生是不愿出来。可是,每当他沉浸在那份美气之中不愿意出来时,山妞就会情不自禁笑吟吟地喊一声“老师”。山妞的声音很甜,山妞的笑脸也很诱人,但那“老师”的称谓确是让人恼火。平日里,郝文是极喜欢这个称呼的,一声“老师”让他感到亲切也让他幸福,独独在山妞面前他不喜欢,他不喜欢山妞叫他“老师”,让山妞叫他什么呢?他又说不出,只好在山妞不在身边的时候独自生气,生闲气。
有过许许多多的美气,又生过许许多多的闲气,郝文的心里终于有了一个主意:约山妞一起去看青云观。青云观的道士没了,青云观的神像也走了,青云观没了香火,青云观就成了离村子最远也是最清静的地方。在那里,郝文遇不上自己的学生;在那里,郝文也碰不上学生家长。他想,在这里没有别人喊“老师”了,山妞总该叫一声别的什么吧。
可是,在去青云观的路上,山妞还是一口一声地喊“老师”,郝文的好心境一声一声地就没了。气得他一口气上了山崖,把山妞和“老师”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在青云观前的青石板上,看着山妞脸上细细密密的汗珠,听到山妞喘喘的出气声,郝文心疼得想喊一声“山妞”,但他一想到该死的“老师”,他生生是忍住没喊,他担心山妞又跑回去捡回那声“老师”。郝文心里的气慢慢消了,消了气的郝文真想做出一点儿男人本该要做的事情,可他没做,转过身就走了。他觉得自己有点怕山妞了,怕山妞喊他“老师”。
这次山妞没喊,好长时间了山妞也没喊,没喊了郝文的心里又有一点儿空落落的,回过头去看山妞,山妞却抿着嘴笑。
“怎么不喊老师呢?”郝文忍不住问。“不喊。”山妞说。
“为什么?”郝文问。
“我爷爷说,在坟地和庙观里不能喊别人的名字,喊了谁的名字,山神野鬼就会勾去他的魂魄。”山妞说。
“哦——”郝文一惊一喜,说,“那么你叫我什么呢?”
“你说呢!”山妞低下了头。
“叫我一声‘哎’好吗?”
郝文说罢,山妞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这可是山里女子呼唤男人一辈子的称呼呀。山妞抬起羞红的脸,郝文正一脸真诚一脸渴望地看着自己,山妞张了张口,轻轻地轻轻地喊了一声“哎”,郝文听了,就高声地应了一声“哎”。一低一高的声音惊醒了四周的鸟儿,也惊喜了两颗萌动的心。太阳儿就躲在山后偷着乐去了,他们就沉浸在这“哎”声里拔不出来。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全篇以平淡、自然的叙述,交代了郝文和山妞去青云观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扣人心弦,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郝文对山妞的不满,就是通过郝文一口气上了山崖表现出来的。
C.城里人郝文师范毕业后被分到农村小学当教师,遇见山妞之前,他心里很不平衡,是与山妞的爱情使他放下了不平和忿恨。
D.小说铺展郝文与山妞间久积于心而又欲发不能的微妙情感,作者借山里的习俗将其鲜活可感地呈现,彰显了青年男女纯朴的爱情之美。

E.朴实、含蓄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郝文不喜欢山妞“老师”的称谓,是因为他内心喜爱着山妞,郝文让山妞叫他“哎”就体现了这一点。
(2)小说最后一段写道:“一低一高的声音惊醒了四周的鸟儿,也惊喜了两颗萌动的心。太阳儿就躲在山后偷着乐去了……”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山妞这一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山妞说,在坟地和庙观里不能喊别人的名字,喊了谁的名字,山神野鬼就会勾去他的魂魄”体现了山妞没有完全摆脱山里人封建迷信的弱点,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烹饪探源
姚伟钧
中国被誉为“烹饪王国”,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古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即“煮熟到适当程度”。“烹”“妊”组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烧煮熟食物”。但“烹…饪”一旦成为固定词组“烹饪”,就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而不简单等同于“烹”“饪”的词素意义相加,烹饪一词的含义是随着中国烹饪技艺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在早期中国,饮食水平极低下,烹饪含义很简单。那时烹饪含义就是用火直接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陶器的产生,为煮食物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时烹饪含义就增加了新的内容——煮。至此,烹饪就具有“烧煮”两层含义。由于金属锅的产生和动物油的运用,烹饪含义又增添了炸炒内容。随着中国饮食逐步形成主食和副食两大类,烹饪就不再单指副食如肉、鱼、蔬菜的烧烤、煮炖和炸炒,也包括主食如米饭、馒头、饼、点心等的制作了。
烹饪从人类学会控制火的使用开始。考古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烹饪技艺由”单到复杂,逐步发展如“烧”,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烹饪法,不用任何烹饪,直接把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熟或半熟;还有“烤…石烙”“石烹”。这四种方法,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新石器时代后,由于农业、畜牧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烹饪水平也有所提高。人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简单炊器,大都已经具备,有陶制鼎、甑、釜、罐、盆之类。它们说明,新石器时代后,中国烹饪方法逐渐多起来了,因为炊器多样化是与馔食多样化分不开的,所以谯周《古史考》说:“黄帝时有釜甑,饮食之道始备。”
发掘出的商周炊器,多属蒸煮之器,可以认为,那时的烹饪方法以煮蒸为主。《中国青铜器时代》考证商周的烹饪方法,认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
关于先秦有没有“炒”这种烹饪方法,现在存在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炒,当时尚未发明。事实上,考古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就已出现。河南新郑春秋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鉴定,就是一种专作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锅的质地比较薄,很适于作煎炒使用。
在先秦文献中,炒菜也不乏记载,如《楚辞》中的“煎鰿雀,遽爽存只”。它的方法是在锅中放少量的油,等油热后,将食物放入,然后翻炒至熟。与此相映证的是,在楚目区域内也相继出土了一些可作煎炒之用的器具,如湖北随县曾侯己墓曾出土了一个炉盘,制作十分精美讲究,盘的两边还有青铜质的环链提粱,如同现代的炒锅。另外,江西靖安也出土了一件自铭为“炉盘”的铜制器具,形状和曾侯乙炉盘大体相同,时代比曾侯乙墓要早一百多年。这些都说明在先秦已出现了专作煎炒之用的欢具,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煎炒之法进行烹饪。不过,当时的炒烹饪法,不如现代的技艺高,煎炒之间没有严格区别,同时炒菜品种也不够多,但它对后世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和提高,却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原始社会后期,虽然有简单的烹饪,但作为技艺的烹饪尚未形成。到了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加上劳动人民的创造,各种炊具相继出现,我国早期的烹饪技艺和一些基本烹饪方法初步形成。春秋战国以后,食物品种不断增多,烹饪技术也不断发展,创造出了众多的烹饪方法,有人粗略地统计,竞达二十多钟,如氽、抄、炒、炸、浸、烙、烤等,这些方法为丰富中国烹饪技艺奠定了基础。
(2014年09月1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关于中国烹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烹饪有着悠久绵远的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湛技艺。正是因为中国烹饪技艺领先于他国,赢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 
B.中国烹饪最初也只有烧的含义;是陶器的产生,开启了煮的新内容;而金属锅的产生和动物油的运用,则增添了炸炒这层更新的内容。 
c.中国烹饪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最初是从学会控制火的使用开始,烹饪方法由少渐多,烹饪技艺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地发展。 
D.中国烹饪最早形成于商周时期,其标志是各种炊具开始相继出现。春秋战国以后,中国烹饪技术不断发展,创造出了众多的烹饪方法。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烹”和“饪”两词的意义不尽相同,“烹”意思是“烧煮”,“饪”意思是“煮熟到适当程度”。合二为一,“烹饪”的意思就是“烧煮熟食物”。
B.陶器出现之前,所谓“烹饪”,只是用火直接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陶器出现以后,煮的内容方才出现,“烹饪”才真正具备“烧煮”的意义。
C.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中国烹饪方法只限于“烧”“烤…石烙”“石烹”这四种烹饪方法。新石器时代以后,中国的烹饪方法方才真正逐渐多了起来。
D.从根本上来说,中国烹饪水平的提高和烹饪方法的丰富受制于烹饪器具的发明和制作。中国炊器的多样化与中国馔食的多样化之间密不可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烹饪在商周时期,炊器极其简单,多属蒸煮之器。局限于炊器的简单,商周时的中国烹饪亦局限于煮蒸这两种方法。
B.春秋时期专作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王子婴次之炒炉”的出土,证明最重要又常见的炒烹饪法其实至迟在春秋时候就巳出现。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炉盘和江西靖安铜制器具的出土,说明专作煎炒之用的炊具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中国烹饪开始运用了煎炒之法。
D.春秋战国以后出现的氽、抄、炒、炸、浸等多达二十多种的烹饪方法,为丰富中国烹饪技艺奠定了基础,中国烹饪开始日臻完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
1903 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1906 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1917 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在长期致力于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不断地发展、深化着自己的职业教育思想。
黄炎培于1913年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脱离生产的弊病,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倡导重视实物教学、直观教学。这篇文章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成为黄炎培职业教育的理论雏形。
后来,在实用主义基础上,黄炎培进一步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即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积极地寻求职业教育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至此,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基本成熟。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散发着浓厚的平民气息。他认为,社会的组成,以人民为基本和主要的力量。要使社会健全,必先注意人民的教育。黄炎培崇尚简朴生活。他从不添置家产,卧室就是会客室。国难当头之时,黄炎培要求职教社同志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用过的信封还要使用背面。抗战胜利后,职教社总社迁回上海,由于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黄炎培不得不卖藏书、字画以资生活。杜月笙听说了,送来两千大洋资助他,黄炎培却把这笔数目不小的钱全部捐给了职教社,自己依旧卖字。
黄炎培的朋友江恒源,曾经用“侠骨慈肠、锦心绣口”一语评价他。对此评价,黄炎培当之无愧。终其一生,他淡泊从容地面对人世沧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在他的心中居于重要地位的永远是国家、人民、职业教育。他用一生的执著追求和光辉事业,完美地诠释了“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八个字。
(选自《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有删改)(补充材料)
①黄炎培始终如一地将爱国主义灌输于日常教导之中。中华职业教育社章程的第一条是: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矢愿相与始终也。”
②黄炎培始终秉持一个坚定的志向:拒不做官。北洋政府两次任命他为教育总长,他坚辞不就,矢志不渝,埋首教育事业。
③黄炎培先生的爱国思想、民主思想和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思想,贯穿在他一生的业绩之中,是很值得传诸后人的。(孙起盂1988年11月6日题词)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A.黄炎培获得“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是因为他不但经常深入各地考察,而且善于根据考察见闻写出自己的考察日记。
B.1914年以后,黄炎培历时多天,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方考察,他的考察都是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了解各地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C.黄炎培创办的浦东中学,由于有张闻天、叶君健、王淦昌、卞之琳、蒋经国、蒋纬国等名人在那里就读,使该校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D.黄炎培的一生对职业教育倾注了无数心血,他认为兴办职业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和民族,他也因而成为中华民族职业教育的伟大先驱。

E.《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批判封建教育不让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弊病,是黄炎培对于自己教育主张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2)黄炎培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概括。
(3)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黄炎培的崇高精神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许多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①近30年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充满了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一是呼唤中国文学与世界接轨,溶入世界文学的潮流;一是渴盼回归中华民族文学的传统,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但是在这两种声音的背后,自五四以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根本解决。有意无意的文化自卑仍潜在支配着一些文学研究者的观察视野和判断尺度,导致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和结论得不到矫正,甚至愈演愈烈,成为一种习焉不察的成见和“常识”,影响到中国文学的当下建设与未来发展。可以说,文化自信的问题不解决,对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性判断便难以形成,在此基础上更难以建设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未来。
②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在世界舞台丧权辱国的近代历史使转型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充满了文化的焦虑,感时忧国的爱国情怀与保种强国的现实诉求经历了内在的紧张的绞杀与撕裂。在连续战败的历史经验的刺激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自信到五四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文化的自卑酿成了后来人们的“全盘反传统主义”。在这种极端的羞耻感和自卑感的支配下,五四学人所提出的文化解决方案自然也陷入极端和决绝。所以,时至今日,中国文学研究要形成对自身民族文学传统的正确的、理性的认识和判断,首先要做的一件工作,仍是要清除研究者本身那种内在的近乎根深蒂固的“阶下囚”心态,确立和重建一种正当的、理性的文化自信。
③当然,提倡确立和重建一种正当的、理性的文化自信,不是要采取一种“事后之明”苛责于五四新文化先驱和学人。他们当年的决绝姿态和极端言论自有其自身的语境——大抵是在一种世界文化格局中意识到本民族文学的不足而产生的近乎恨铁不成钢的文化心态。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国家,只要意识到自身的民族文化落后于世界,这一国家的知识分子便不乏有人起来唱衰自己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然而,今日对五四知识分子当年的决绝姿态和极端言论取“同情之了解”的态度,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接受他们的决绝和极端所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影响。
④总之,时移世易,今天的中国学人有更多的足够的理由重提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反映在文学研究中,既要以对民族文学传统的客观认识为基础,也要以对民族文学当下实践的理性认知为前提,还要基于对中华民族文化未来建设的必要信心。日本文学家吉田幸次郎曾说:“从文学作品来看,像中国这样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的文学,在其他文明地域确实少与伦比。中国虽然没有产生莎士比亚,但是,西方也没有产生李白和杜甫。”这种换一个角度看中国文学的方式,长时间却为我们本土的一些文学研究者所缺乏。个中的成因,研究者本身缺少文化的自信是一个重要因素。而所谓文化的自信,既不是文化的自大,也不是文化的自满,而是对自身民族文化之自我的充分尊重和创造发明。
(节选自王爱松《文化研究与文化自信》)
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自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它影响了一些文学研究者的观察视野和判断尺度。
B.文化自信影响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性判断,也影响未来的民族文化建设。
C.文化自信在五四时期达到历史最低点,这也导致当时人们提出了“全盘反传统主义”。
D.文化自信应该是正当的、理性的,不能脱离了“其自身的语境”而苛责那些文化先驱。

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近3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界存在的诉求引出文化自信的问题,并指出解决文化自信问题的重要性。
B.第②段回顾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局,指出要重建文化自信要清除内在的近乎根深蒂固的“阶下囚”心态。
C.第③段紧承上段,认为后人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去看待五四的先驱们,重在阐释现代人重建文化自信的方式。
D.第④段和前面构成分总关系,指出文化自信反映在文学研究中的各种要求,并认为本土学者缺乏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式。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研究界一直存在的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其实都涉及到文化自信问题,也影响着民族的文化建设。
B.在近代历史转型期的知识分子充满了文化焦虑,充满了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C.中国某个阶段出现唱衰自己民族文学和文化传统的现象在世界舞台上是少有的,不能对他们保持“同情”。
D.今天,重建文化自信涉及多方面的问题,中国文学最大的问题是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
唐朝的反腐败
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驱天下以纵欲,罄万物而自奉”,终致“率土分崩”,深刻指出:“为主贪,必丧其国。”他即位伊始便把后宫美女释放3000人,任其择偶出嫁。贞观十二年(638年)出巡山西,浦州刺史赵元楷大肆铺张接迎,太宗斥责他此举纯属“亡隋弊俗”,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唐朝制定的反腐败专项法律法规是唐律中的《职律》。唐律规定对监临主司受财“二十五匹绞”,收受钱财而枉法者“加役流”。形象点说,在唐宋明清四朝,正七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县长和处长们)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甚至低于一个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唐太宗曾告诫群臣“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谕劝百官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毁了身家性命。《唐律•诈伪》设有谎报、虚报政绩罪,即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均属此列。《唐律•职制》设有请托说情罪,明确规定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也要禁止。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只要开口,就要杖一百;如果枉法,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唐律》还规定,主管官员受财枉法,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并且一匹加一等,十五匹判处绞刑。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牛羊瓜果等供馈,或向百姓借贷财物,役使人力等,均以贪污罪论处,以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而普通百姓盗窃,即使五十匹,只是流放服役而已。
唐代开始,监察官“二周年一替”,且以较快的速度升迁,既鼓励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又防止了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因为“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唐代对官吏的考核主要是“德”、“行”两个方面。“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对君主的忠、信、笃、卫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政绩的好坏等。“德”的标准是“四善”: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简称“德、慎、公、勤”。这“四善”是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行能政绩的考核标准有二十七条,称之为“二十七最”。这二十七条标准是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而言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各项中对“唐律”中相关反腐败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律》中的《职律》是唐朝制定的反腐败的专项法律法规,其中有对官员收受钱财进行严格的处罚的规定。
B.《唐律》规定自报、指使下属或授意他人谎报、虚报政绩,是一种犯罪,可以看出唐朝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较为严格。
C.《唐律》也禁止没有使用财物而仅靠人情向主管人员求办某事,非主管人员替别人请托,要杖一百并和主管人员同等处罚。
D.《唐律》对主管官员受财枉法有严格的规定,受贿相当于一尺绢的,要判处杖刑一百,十五匹判处绞刑。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隋朝灭亡,深刻指出官员腐败的严重后果,并在上任伊始便释放宫女3000,这反映出他反腐的决心。
B.唐太宗反对官员铺张浪费,出巡山西时严厉斥责赵元楷,吓得赵元楷“数日不食而卒”。
C.唐朝对贪污受贿的处罚十分严厉,规定正七品官员贪污受贿相当于其一个多月的俸禄,就要被绞杀。
D.为防止官吏对下属及百姓吃拿卡要、敲诈勒索,唐律规定官员在其管辖范围内收受百姓财物或向百姓借贷财物等,均以贪污罪论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律规定普通百姓,即使盗窃五十匹绢,也只是流放服役,可见唐律对百姓犯罪处罚比较宽松。
B.为了鼓励官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在位长久带来的弊病,唐代开始,实行监察官“二周年一替”制度。
C.唐朝主要从“德”、“行”两个方面对官吏进行考核,“德”包括官吏的品质、道德修养等,“行’包括官吏的能力大小,守职的勤惰等。
D.唐朝对官员的考核有明确的标准,有对全国所有官吏而言的标准 “四善”,还有针对各种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官吏的考核标准“二十七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多种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
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味”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卷《红楼》触百思             王景山
伴随周汝昌成长的年月不是军阀混战,就是外寇入侵。生于乱世又为一介村童,周汝昌竟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求知欲和过目不忘的聪慧。他从小就醉心文学艺术,凡能偶然入目的片言只字,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对得到的任何一本书更是精读细敲如嘬骨髓,写读后感、找错字……蝇头小字将书眉空白处填个严严实实。
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进大学深造时,抗战爆发了,学业再次搁浅。1947年,他才又经过复试继续回燕大西语系完成学业。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令中外教授举座皆惊。似《文赋》这等涵盖广博且文字艰深的骈体文,即便翻译成白话文也不易,何况是译成英文。这年正值燕大开办中文系研究院,周汝昌在教授们的举荐下应考,成为被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此后,他又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自谦不是书法家的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遂平生作书多行草,其“横逸飞动、笔笔不苟、使转敷畅、作草如真”的周体法书,在众多书家中以势明法合意美之笔、英风俊骨之墨神采焕然。他曾多次慨叹,自己用于研究《兰亭序》和书法的工夫一点儿不比《红楼梦》少,研究成果受到启功、徐邦达、王学仲三大鉴定书家的肯定。
本已在书法、翻译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周汝昌,怎么又步入了“研红”道路?原来,周汝昌少年时就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后来又从母亲手里看到古本《石头记》。然而促其真正步入“研红”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数胡适先生的影响。
1947年,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一直进行《红楼梦》版本研究的四兄周祜昌自天津寄来的一函,说他新近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之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兴奋之下,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并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之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1953年9月,已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的周汝昌出版了第一本个人专著《红楼梦新证》。这部洋洋洒洒40万言的红学著作,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周汝昌也由此奠定了在现代红学史上的地位。自此,周汝昌一路研红至今已整63载,出版涉及红学研究各个层面的专著47部。
然而,周汝昌是在怎样一种身体状况下完成那一部接一部的鸿篇巨著呢?恐怕就鲜有人知了。从青年时双耳就逐渐失聪的他,戴着助听器还得别人在耳边高声吐字,左眼因视网膜脱落1975年就已失明,右眼则需靠两个高倍放大镜重叠一起方能看书写字,所以他已无法将字写在稿纸的方格内,而是在比一般标准稿纸大一倍的“稿纸”背面任意书写,那似红枣般大的字如牛耕田般不停歇地在圆桌上诞生。没过几年,手稿上的字已经大过核桃,而且常常串行重叠,只有多年做助手的女儿伦玲认得,将其在电脑上敲出存储。至近3年来,周汝昌右目仅存的那一丝视力也不复存在,盲写都成困难的他,继而改成了口述,女儿伦玲一个人忙不过来,独子建临提前退休加入进来协助姐姐专事录音记录……
一身布衣的周汝昌,一生淡泊名利,唯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节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聪明灵秀切吾师,一卷《红楼》触百思。此是中华真命脉,神明文哲史兼诗。”周汝昌作的这首诗,道出了他一生与《红楼梦》之缘。(节选自《光明日报》,略有删改)
【注】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生于天津,别号触味道人,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堪为当代“红学泰斗”,平生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周汝昌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喜欢“国货”和民族风俗、建筑、音乐等,而有些人因此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B.本文通过记述周汝昌的学术生涯,突出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也表现出他精研学问、痴迷红学的执着追求的精神。
C.尽管生于乱世,但周汝昌自幼好学,醉心文学艺术,勤于精读细敲,他日后取得的卓越成就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不无关系。
D.周汝昌毕生致力于欧楷笔法、唐人写经、右军《兰亭》,并创立了周体法书,他的很多书法研究成果受到鉴定书家的肯定。

E.由于四兄周祜昌的指点,周汝昌在燕大图书馆发现了《咏芹诗》,并撰写文章发表,支持胡适的说法,受到了胡适的赏识。
(2)周汝昌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说明。
(3)周汝昌步入“研红”道路,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4)周汝昌被称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当代“红学泰斗”。为什么他能在红学研究上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宝 物
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 ,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
B.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
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

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2)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顾林说他不一定卖。请结合文本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
(3)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小说以瓷瓶的真正价值“最少400万”收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每小题3分)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3年第1期,有删改)
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才可能以假乱真。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C.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科格特运用电振动的原理,改进了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就像真实的键盘。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D.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封信                 周海亮
牛筋老汉对春草说:妮,我说,你写。写得漂亮些。
大虎,你这一走,两年多没有回来。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但是春妮不在。春妮不在,村里就没有识字的人了。秀兰、羊娃、小崽、天来、秋菊、高梁,他们都打工去了。你二叔、三叔、田哥,还有强子,也都打工去了。大虎,村子里只剩下了老头老太太,村子里快没人啦……大虎,听爹一句话,如果城里不好混,你就回来。我和你娘侍弄二十多亩地,老胳膊老腿的,老是顾不过来。你娘身体还不好,这几年,风湿病好像严重了。去年我和你娘又承包了十二亩果园,新栽的果树,疯长。明年就能挂果,如果年头好,应该能收入不少……大虎,本来我和你娘希望你能留在城里,可是前年你回来过年,垂头丧气的,脸色蜡黄,就知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大虎,你到底图城里什么呢?咱村里人到底图城里什么呢?住的不如咱农村的狗窝,吃的不如咱农村的狗食,空气比咱农村的茅坑都难闻,又像狗一样遭城里人的白眼,图什么呢?咱农村虽然还不富,但总还能吃得饱饭,穿得暖衣,再肯出把力气的话,很快就能在村里起几间大瓦房……大虎,留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咱村都快成空村啦。地没有人种,房子没有人住,满山的野菜和蘑菇没人采,看着心痛啊!……大虎,你也不小了,不能再耽误了。如果你回来,老老实实守着家,守着我和你妈,娶个媳妇,生个娃,安安稳稳过日子,不挺好?春草娘前几天给春草介绍了一个小伙子,米家屯的,人长得虽然一般,可是有力气,能干活,家里五间大瓦房,早起了。你说,如果你回来,咱也起五间大瓦房,谁还敢小看咱?……大虎,爹的话,你考虑考虑,如果想回来,就提前回个信……大虎,信是我让春草写的,她向我保证,我怎么说,她怎么写,一个字都不会差……大虎,要麦收了,一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水……大虎,我和你娘都挺想你……
春草对牛筋老汉说:伯,我在写呢。你怎么说,我怎么写。
大虎,你这一走,两年多没有回来。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可是你爹不告诉我地址。干你们那一行,风吹日晒,工作地点隔几个月一变,想给你写封信,也那么难。你走以后,秀兰、羊娃、小崽、天来、秋菊、高梁,他们都打工去了。大虎,村子里只剩下老头老太太,村子里快没有人啦……大虎,我不想呆在村子里,我也想跟你去打工。前几年,我爹身体不好,我得侍候他,走不开。去年,爹走了。爹走了,娘开始给我张罗对象。娘看上一个小伙子,米家屯的,人长得又矮又丑。不过他有力气,能干活,家里起了五间大瓦房。娘就是看上了大瓦房,才让别人给我张罗的。可是大虎,大瓦房有什么稀罕?我不喜欢他,更不想嫁给他……大虎,我知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可是没关系,你带上我,我可以帮你。帮你做饭,洗衣服,咱两个人,生活肯定会好得多。大虎,能和你在一起,哪怕住比狗窝还差的房子,吃比狗食还差的饭,哪怕遭城里人再多白眼,我也愿意……大虎,我一天都不想在农村呆了。每天一睁眼,干不完的农活。喂猪、放羊、拔草、浇水、打柴……大虎,城里多好啊!马路那么宽,楼房那么高,街道那么干净,就算到了晚上,外面也那么亮堂。……
大虎,你爹不让我知道你的地址,信写完了,他用浆糊封好,去邮局,让邮局里的人替他写信封。你爹不想让我缠着你,你爹一心一意,想让你回来。可是大虎,听我的,千万别回来,否则,一辈子困在穷山沟,咱俩都完了。大虎,你两年多不回来,肯定在城里过得不如意,没关系,咱俩还年轻,我不怕吃苦……大虎,如果你还在乎我,就给我回封信,把你的地址告诉我,我去找你。我一个人去找你,谁也不告诉……大虎,信是你爹让我写给你的,我向他保证,他怎么说,我怎么写,一个字都不会差。我骗了他,我没有办法……大虎,要收麦了,一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水……大虎,你爹你娘都挺想你,我更想你……大虎,我喜欢你……   (选自《天池》2013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牛筋老汉思想保守,认死理,坚决反对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认为农村人去城里打工还不如在村里好,所以希望大虎能回到村里,娶妻生子,过安稳日子。
B.牛筋老汉特意让春草写上春草娘给春草介绍对象的事,意在告诉儿子春草已有对象,不要再对春草抱什么希望,也暗示春草不要再与大虎联系。
C.牛筋老汉只让春草写信的内容,不让春草写信封,生怕春草知道大虎的工作地址去找大虎,这说明他对春草很有成见,不希望春草做他未来的儿媳妇。
D.春草在信中说“一天都不想在农村呆了”,说明她对农村已经没有了感情;她向往美好轻松的城市生活,在城里能与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

E.小说取材农村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作品紧扣“一封信”主要写了两个人物,用心理独白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虽然情节淡化,读来却耐人寻味。
(2)作品中的春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牛筋老汉的一番话春草并没有写下来,可小说还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言浅意深,内涵深刻、丰富,对于小说的主题你有哪些方面的理解?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棋 魂    
游子
清晨,家丁刚刚打开大门,突然跌进一个人来。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双目紧闭,浑身水湿,左臂负了刀伤,鲜血湿透了衣袖。王管家赶忙吩咐送到下房急救。
许久,青年人才醒了过来,问道:“这里可是江州刺史王景文大人的府第?”王管家点点头:“请问足下从何而来?”青年人笑道:“小人莫谷青,江北中州人氏,自幼好围棋,因得知王大人棋艺精绝,便有心来切磋棋艺。只因两国以江为界,各守疆域,小人只好于夜间偷渡。上岸后又路遇劫匪,寡不敌众。不过终于可以一会王大人了!”王管家听了急进内堂禀报,回来后道:“老爷说,足下远道而来,身体又有所不适,先请静养数日,待到神定气足后,再请公子赐教。”
十天后,莫谷青终于跨进了王府的“松云轩”。只见堂中檀木椅上端坐着一个中年人,三绺长须,面色祥和。这人就是当今深得皇上宠幸的皇太妃王燕春的亲弟弟王景文。莫谷青双手一揖,朗声说道:“江北棋士莫谷青,特来向江南棋王领教!”王管家见莫谷青长揖不跪,正要厉声喝斥,王景文摇手止住:“莫谷公子不远千里而来,以棋会友,不可以常礼拘之。”说着,躬身向莫谷青道,“公子过奖了,老夫怎能担当‘棋王’二字?今天公子前来指教,老夫喜不自胜。请!”便令摆上棋盘,与莫谷青分宾主落座。
两个时辰过去,双方各分秋色。这时,莫谷青执子强行打入白方腹地,结果被王景文击中要害,首尾难顾。莫谷青额间沁出了细汗,一口腥血蹿上喉咙。他不动声色地咽了回去,颤抖地投下一子。王景文身后的幕僚们,个个面露喜色。谁知,王景文落子竟下出一步坏棋。莫谷青抓住机会,逆转了棋局。王景文微微一笑,推枰认输:“公子少年英雄,老夫领教了!”莫谷青笑道:“在下胜得侥幸,受教不少,就此告辞!”起身一揖飘出门去。
王景文望着莫谷青背影,沉吟不语。一个幕僚不解问道:“这局棋大人有两次可以杀死黑方大龙,为何将它放过了?”王景文笑道:“此人棋力不下于我,但锋芒太露,这就和棋道不符了。我见他少年得志,心性极高,我若胜了这一局,他轻则一蹶不振,重则会呕血而死啊。但愿他回去复盘时明白其中道理,修身养性,领悟棋道精神,可望成为一个旷世奇才。”
几个月后皇太妃因病薨逝,接着,先帝禅位于太子。王景文刚从朝中回到江州,王管家来报:那个莫谷青又来了!
莫谷青沉稳了许多:“在下回去将对局反复推演,发现是大人存心相让,寝食难安。士可杀不可辱,在下想与大人再弈一局,务请大人放出手段,使出‘江南棋王’真本领,让在下输得口服心服!”随即从身上掏出一张押单,“在下渡江之前,已托贵国商人将价值十万两白银的货物押在江州大兴隆栈,这是押单。在下就以此物为注,和王大人对弈一局。”王景文一愣,笑了:“公子是怕王某不肯竭尽全力,故以此相激啊?王某应了,此局若输给足下,照数赔还。请!”
莫谷青执黑先行,步步为营。王景文应对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蕴藏着绵绵后劲。双方进入“官子”阶段,莫谷青见盘面上白棋形势略优,不由心头焦急。就在这时,一个家人进来禀报:“皇上圣旨到,请大人即刻接旨!”王景文一怔,对莫谷青说声“失陪”,走出房间。约莫半个时辰,王景文进来,朝莫谷青抱歉地一笑:“官身不由己,让公子久等了。”莫谷青也不说话,“叭”地落下一子。王景文一愣,仓促落下一子。莫谷青却连发妙手,终盘一数,莫谷青恰胜一子。
王景文看着棋盘,呆了一阵,苦笑道:“迅速备银十万两,送莫棋友出城过江!”莫谷青拦住了:“此局在下虽胜了王大人,仍属侥幸。这十万两银子请暂时存放在贵府,待数月后王大人公务稍闲,在下再来与王大人重博一局。”
王景文一笑:“感谢公子厚爱! 只是王某再也无缘与公子共研棋艺了。”说着,从衣袖里掏出圣旨,展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尚书仆射、江州剌史王景文勾通敌国,与燕帝三子慕容白交游,图谋不轨,着即赐死。钦此。”早就在门外等得不耐烦的两个黑衣使者端着一壶“鹤顶红”应声而进。   
王景文对众人一笑:“这酒不便相劝大家了。”刚一举壶,莫谷青身形一闪,夺下酒壶,朗声道:“在下慕容白两番渡江,不过是想与王大人切磋棋艺。既然祸由我起,就请贵使者将我押解到京城,以释王大人清白!”说着将双手反在身后。
王景文叹息道:“慕容公子,你上次在敝府养伤时,我就查明了你的身份。但我和你同样醉心棋道,愿南北棋界有所交流,所以两次和你对局。我死不足惜,你赶紧走吧!”说着,一把抓过酒壶,一仰头吞下大半,身子一晃,栽倒在地。
慕容白双膝跪地,拉住王景文的手,含泪笑道:“王大人棋艺超凡,地府中哪有对手?南北有界,不如阴曹畅通无阻。在下愿做你的两世棋友,也好无羁无绊地下棋!”抓过剩余的小半壶酒,一饮而尽,亦倒在地上。
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A.小说开端细致描写了莫谷青入门时的状态,制造了悬念,暗示了南北分裂的紧张局势,也暗示了来人的真实身份。
B.小说第二、三两段交代了王景文的刺史身份和他姐姐深得皇上宠幸的情况,目的是与结尾王景文被赐死一节形成反差,制造了情节上的波澜。
C.第一次弈棋时,王景文故意下出一招坏棋,输给对方,是希望他能够领悟棋道精神,在棋艺上继续提高,不至于因输棋而一蹶不振。
D.第二次弈棋时,莫谷青看出王景文又在让棋,认为自己赢得侥幸,所以不愿接受赌银,想等王景文公务闲时再博一局。

E.小说以王景文和慕容白双双自尽为结尾,为读者展现了两个为冲破阻隔、增进交流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高大形象,将情节推向了高潮。
以“棋魂”为题,暗示着做人的精神。你认为这个题目在文中有哪些具体内涵?
小说中莫谷青(慕容白)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小说中主人公是王景文,但也有人认为是莫谷青。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成就卓著     一代师表
──记中科院院士黄秉维校友
早在30年代中期黄先生编撰《中国地理》(长篇)专著时,就对组成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作了全国性的区划。50年代后期,他主持编著《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着眼于农林牧水等事业的发展,揭示中国自然地域分异的地带性规律,在理论方法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这是我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一直为有关部门作为应用和研究的重要依据,影响深远。此后,他不断补充修改,提出新的区划体系和方案。他主持的“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总结国际科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黄先生于1956年高瞻远瞩地提出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研究方向,这比发达国家早了近30年。他按照这三个方向培养人才、准备条件,并亲自领导了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的研究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自然地理学的发展。针对试验研究这一薄弱环节,黄先生在50年代中期就提出要发展自然地理定位观测与实验研究,来模拟自然界中的条件和过程,寻求测定某些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1960年前后,他部署了沙风洞、河流貌、径流、地理环境化学元素测定、沉积物分析、孢粉等实验研究,组织开展民勤、德州、石家庄的定位观测。此后,他积极倡导筹建了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为同类工作打下基础。这些实验地理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现代化进程。
黄先生十分重视为农业服务的地理研究工作。70年代他专门研究自然条件和作物生产的关系,建立了农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他打破学科界限,按照自然、技术、经济条件进行生产潜力因素的探讨,部分结果已为后来的生产实践所证实。长期以来,黄先生密切关注华北平原的水利和农业建设,提出只有充分利用当地降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平原的干旱问题,他认为西北、华北的节水问题不亚于节能,主张将部分灌溉农业改为旱作农业。80年代以来黄先生综合坡面水蚀、土壤保持和木本油粮等方面的成果,考虑传统农业与非传统农业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中国东部存在着采用生物措施显著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的可能性,而充分改良和利用坡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关键之一。
全球环境变化是国际科学界瞩目的研究热点,在1972年黄先生就曾建议将温室气体致暖问题列入地理所科研计划。他积极参与在我国开展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研究工作的设计,并专门撰文阐明中国在农林牧业和能源利用方面对于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90年代以来,黄先生考虑了国内外全球环境变化、土地退化与改良、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和社会上的需求,认为有必要研究适合中国情况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以50年为主要目标时间,以此带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建立。在地球系统中,陆地系统最重要、最复杂、研究程度最低,应以陆地系统及其与大气和海洋的外延叠合为工作重点,并将全球环境变化与区域环境变化结合起来。他为此而积极筹措、组织实施。
他“读万书卷,行万里路”,自30年的南岭调查至90年代的三峡考察,他坚持从大自然获得真知,从腾格里沙漠到西双版纳,自华北平原到青藏高原北缘的当金山口都留下他的足迹。
他历来关心和爱护青年,培养造就了数十名博士、硕士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地理学家,其中大多已成为我国地理学界的中坚和学科带头人。
黄秉维先生在治学、工作和为人方面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不愧是继竺可桢先生之后,地理学界的一代师表和我们学习的榜样。
(摘自中山大学《校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黄先生编写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是我国最详尽而系统的全国自然区划专著,影响深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B.黄先生在总结国际科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于1956年提出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研究方向,这比发达国家早了近30年。
C.1960年前后,他部署了多项实验研究,组织开展了多地的定位观测,积极倡导筹建了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地理学的现代化进程。
D.黄先生打破学科界限,按照自然、技术、经济条件进行生产潜力因素的探讨,研究结果已为后来的生产实践所证实。

E.本文选取黄先生一生中在治学、工作和为人方面的事迹,展现了他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表达了对校友的崇敬之情。                        
(2)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作者评价黄先生“不愧是继竺可桢先生之后,地理学界的一代师表和我们学习的榜样”,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4)黄先生一直致力于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里面必然有刻苦钻研的因素,但正确的方法和途经也是必不可少的,请结合全文谈谈黄先生是采取哪些研究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城市人的压力
[英]克瑞斯·罗斯
我在大街上走着,步履匆匆,因为我快要迟到了,但是我想不起来是被什么事耽搁了。我注意到我手中拿着一只香蕉,可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拿着这只香蕉,只是隐约觉得这只香蕉对我十分重要,而且肯定与耽误我的事有关。
然后,在一个拐弯口,我碰到了艾丝尔姨妈。这应该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因为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姨妈,你好。”我对她说,“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 艾丝尔姨妈见到我后并不惊奇。“小心你手中的香蕉!”她说。我大笑,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根重要的香蕉,我会小心的。她提出与我同行,这让我很为难,因为我快要迟到了,必须加快步伐,艾丝尔姨妈走得实在太慢了。
拐了一个弯,一头大象挡在我们面前。大象出现在别的城市大街上也许不算是奇怪的事,可这是曼彻斯特呀!然而,不知为什么,我并没有感到奇怪。我想的是:“糟糕,大象挡住了去路,我真的要迟到了,艾丝尔姨妈和我在一起,我手里还有一只重要的香蕉……”
我十分着急,然后就醒了。
“只是一个梦。”我长舒一口气,但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怎么会梦到大象、香蕉和艾丝尔姨妈呢?收音机还在播放着节目,它每天早晨6点钟自动开启,起到闹钟的作用。我抬头看了一眼表,已经是7点7分了。我必须加快行动,我洗漱时听到一则新闻: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大街上,给行人带来了许多麻烦。我恍然大悟,或许我是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听到了这则新闻的,然后就梦到了大象。
我吃完早饭,准备去上班。我在一家电影公司上班,负责策划、创意、写剧本。我突然想,如果有一部关于大象出现在曼彻斯特大街上的电影,效果肯定会不错。我拿包的时候,发现包旁边有一张纸条,纸条上是我妻子的笔迹:“下班回家时,不要忘了顺路买一些香蕉!”我忽然明白梦中的香蕉为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因为我妻子最近在减肥,好几次让我买香蕉回家,而我每次都忘了。我想,我今天肯定会把香蕉买回家的。
在我刚出门时,手机响了。是我母亲的电话。“有一个坏消息,”母亲说,“你还记得你的艾丝尔姨妈吗?”“记得。”我说,“不过,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过她了。”“是的,她昨天晚上去世的。她两周前就病得卧床不起,我对你说过的。”奇怪的梦终于得到了解释。
我匆匆赶路,但是发现我越是想走快,却走得越慢。我看了看手表,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手表的指针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很有意思。”我想,“如果手表是逆时针旋转,这说明我上班就不会迟到了……”然后,我又醒了。这太奇怪了。我拧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很疼,确定这一次不是在梦境里,而是真的醒了。时间是五点半,收音机还没有自动开启呢。我不会迟到。
我看到了妻子,就问她:“你今天还需要买香蕉吗?”“为什么问我这个问题?”她显得很诧异。“我以为你要减肥呢?”“减肥?”她说,“我胖吗?”“哦,不……那么,你听说过大象的事吗?”我问。“大象?”“对,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出来了。”
“曼彻斯特没有马戏团,更没有大象。你怎么了?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也许你需要在家里休息一下。”妻子说。“不过,我先要给母亲打一个电话。”我说。“现在才五点半,你为什么要去打搅母亲呢?”妻子不明白我的意思。“嗯,确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我说。“好了,放松一点,行吗?”妻子说完就出去了。
我立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妈妈。”“哦,亲爱的,这么早打电话有什么事呀?”“你还记得艾丝尔姨妈吗?”“当然,不过,我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过她了……” “她还好吗?”我打断母亲。“我不知道,你怎么突然关心起她了?”“哦,没什么,再见!”
放下电话,我想,也许妻子说的对,我需要好好休息一天,于是我拨通了老板的电话。“是这样的。”我说,“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可能是这几天策划剧本过于劳累了。”“你病的真不是时候,”老板说,“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很好的创意,我本想今天和你好好谈论的。这是一个动作片,故事情节也非常有意思。我简单说给你听一听:一头大象从马戏团逃到了一个大城市,它吃了一只被恐怖分子注射了具有放射性物质的香蕉后,变得焦虑暴躁……” “我的艾丝尔姨妈什么时候在这部片中出现?”“姨妈?什么姨妈?”老板很生气。我挂断了电话。希望这一切不过是一个城市人生活压力太大的症状。                              (选自《小说中的小说》,译林出版社)
(1)下列对小说的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梦境中,我遇到了二十多年没有见过的艾丝尔姨妈,却因害怕迟到而对与她同行感到为难,这折射了城市人因紧张忙碌而无暇顾及亲情的现实。
B.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因为老是忘记给妻子买香蕉这件事情而心怀愧疚,所以才会在梦中觉得这是件重要的事,并提醒自己一定要把香蕉买回家。
C.在梦中,我拿着香蕉匆匆赶路,偶遇艾丝尔姨妈,又被一头大象挡住扶持路,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在后来的梦境中有了解释,并最终在现实中得到了证实
D.当发现被大象挡住去路的状况并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因为这样自己 就不会因为上班迟到而被暴躁的老板训斥了。

E.小说主要是写“我”的压力,而以“城市人的压力”为题,突出“我”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使“我”的生存状态成为城市人生活的缩影,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小说为什么反复写到“香蕉、大象和艾丝尔姨妈”?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
王向荣
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囿”、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 “人间天堂”的理想。这些园林也多为实用性的园圃,如果树园、蔬菜园和葡萄园等,形式也是几何式的。
随着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经由地中海传到欧洲大陆,西方园林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只是到了18世纪,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后来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又影响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
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多追求意境美,不追求逼真的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而是用写意的手法来模写和提炼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西方造园艺术则多致力于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但是东西方园林艺术也存在着深层次的同一性: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就是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也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模仿。所不同的是,东方园林所模仿的自然是天然的自然,是秀丽的山川,而西方园林所模仿的自然是农业景观,是经过人类耕作的田野和牧场。
18世纪开始,东西方园林有了非常广泛的交流。18世纪英国风景园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中国哲学、文化特别是中国园林的影响。那时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都有中国园林的景致,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在欧洲的园林中建造中国园林的片段曾是一种时尚。而在中国也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圆明园中有西洋楼、颐和园中有石舫,广东的许多园林更是东西合璧的产物。
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每个国家的思想和技术都进一步融合,东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但是,中国园林的发展必须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和文化,传承优秀的园林传统,保持自己独特的鲜明个性和特征。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7日12版,有删改)
下列关于“中国园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一方面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起源于人们对于秀美山川的景色的理解。
B.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以写意的手法来模写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C.自中国园林形成以来,尽管朝代几经更迭,但是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
D.中国传统园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在宋朝进入成熟期,到明清进入没落期。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起源时期的西方园林,多为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果树园、蔬菜园等实用性的园圃。
B.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
C.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十分稳定,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都是为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文学通过否定给人以理想。文学,首先应具有否定的力量。
好的文学一方面它能表现生活的负面,适度地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更能否定它们,让人看到其不合理性,从而至少在读的那一刻,把自己交给神圣的理想,由此培植起信念,涵养出道义,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坚持真艺术应表现社会的不公与人类的痛苦,并要求其保持否定与颠覆的能力,成为社会的“一种救赎”。今人为物欲束缚,名缰利锁,同样不得自由。文学因此应该让人挣脱这些羁绊,向上仰望无限星空,获得属于人的精神自由。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存在方式,文学几乎从来是站在生活的反面来监管与纠正生活的。只有通过否定与批判,它才可能使社会保持健全的理想,同时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自己的价值。文学不顺应生活,而经常站在生活的反面,是文学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因这种否定而伟大。
浪漫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柯勒律治说文学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唤醒人们对习惯和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人看向美丽的新事物”。这就是文学的否定本性与否定的目的,它让文学从反面,成了生活最清醒的守护。
作家经由超越给人以希望。文学还应有一种超越的力量。
何谓超越,指超越既存和已知,向将来与未知敞开。它有无形的特点,即常常越然逻辑之上,是谓对必然的超越;又有无限的特点,即常常越然经验之上,是谓对有限的超越;还有无前的特点,即常常越然既存之上,是谓对先在的超越。
人为何需要超越?是因他对自身存在的局限有大遗憾,因此总向往获得总体性的完整认知。超越正是他对自身限制的一种反思与突破,因此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文学是人学,因此自然也致力于通过超越寻找日常生活之外的人的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当然,有这种超越性追求,并不意味文学可以割断与生活的联系,向壁虚构。而是说它从来都注意调动自身的洞察力,去能动地反映更深邃的生活,并将自己的反映,最大程度地与一种意义联系在一起。
古今中外,经典之作之所以打动我们并光景常新,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有这种超越。曹雪芹《红楼梦》说是“为闺阁立传”,表“情场忏悔”,但小说并未成为“个人化抒写”的范本,而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录,这与他在痛苦愤懑中寻求精神的自觉出离是有关的。有的作家所历甚少,像艾米丽·勃朗特,局处僻远,离群索居,居然短短的寿命,写成了不朽的名著《呼啸山庄》。而且,因写出人所遭受到的空前的精神压迫与异己力量对命运的强势操纵,还开启了现代派小说的先河。能超越当下,指引未来的就是真小说。
要求文学有否定的特性,与要求它能超越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一回事。因为文学的超越既然有从有限到无限的特点,就必然会要求作家对当下持怀疑的态度,投去冷峻的眼光,通过否定与批判,将人引渡到对生活的反思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超越必否定一样,许多时候,否定也就是超越。揭示人生的荒凉境遇,强化作家的否定意识,正有助于凸显文学的超越性品格,从而为理想的张扬,以及诗化人生的开启创造条件。
(节选自2014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文学的“否定”与“超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否定”指否定生活中的假恶丑,文学的否定体现在要展现生活的负面,展示其如何的不合理,维护社会的公平,培植人的理想和信念。
B.“超越”是指由已经存在和已知的向将来与未知敞开,是对必然的超越、对有限的超越、对先在的超越,具有无形、无限、无前的特点。
C.文学的超越追求日常生活之外更为崇高深远的东西,以自身的洞察力,否定现实性,从而为理想的张扬、诗化人生的开启创造条件。
D.文学通过否定给人以理想,作家经由超越给人以希望。文学不仅要具有否定的力量,也要有超越的力量,否定和超越是好的文学中重要的方面。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应保持否定和颠覆的能力,成为社会的“一种救赎”,帮助人们摆脱物欲束缚,名疆利锁,获得前行的力量,获得属于人的精神自由。
B.文学的否定本性与否定的目的,即是“通过唤醒人们对习惯和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人看向美丽的新事物”,使文学从反面,成为生活最清醒的守护。
C.超越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是因为超越正是人类对自身限制的一种反思与突破,向往获得对自身总体性的完整认知。
D.《红楼梦》《呼啸山庄》两部经典之作,不仅实现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创作意图,而且反映了深邃的生活,渗透了超越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理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